女生衣著暴露會產生誘惑?安全別和穿衣扯一起
2020年09月02日18:08

原標題:女生衣著暴露會產生誘惑?安全別和穿衣扯一起

摘要

不穿暴露衣物有利安全的表述成立,便可能壓製女性充分的穿衣自由,而穿衣自由尚無法保全,無疑也製造新的男女不平等。

近日,廣西大學“女生安全攻略”受到關注。攻略建議女性不要穿過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產生誘惑。有網友認為,“女生穿露腰露背的衣服就是誘惑,為啥男生穿就不是呢”,而有人表示“學校只是提醒,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少人質疑建議有性別歧視之嫌,還透露著女性原罪論調,似乎威脅女性身體的不法行為,是女性穿衣暴露導致。網民更難理解的是,時至今日,這種過時的刻板印象,依舊未被雨打風吹去,反而在某些保護女性的表述中不自覺流露,給人恍如隔世之感。

人們為何把穿衣暴露和產生誘惑放在一起呢?現實中,許多女性遭遇的人身侵犯案件,最終都指向對身體的冒犯摧殘。女性身體是被摧殘的客體,也是犯罪的目的,而許多案件現場的細節性還原,都讓人本能反應到:若能遮蔽敏感部位,或可逃離犯罪分子熾熱慾望的目光,減少侵害事件發生。這種想當然的歸因,儘管無視犯罪分子難預測的動機,簡化了誘發犯罪行為的複雜情形,但本身和男女性別平等不對立。只是,一旦演化為對穿衣的限製,便轉換成新的變相歧視。

不穿暴露衣物有利安全的表述成立,便可能壓製女性充分的穿衣自由,而穿衣自由尚無法保全,無疑也製造新的男女不平等。如此表述還可能為犯罪提供綿綿不盡的藉口,最終混淆犯罪本質,在話語掩映下,許多被不法行為欺辱的女性,還要額外受到“不自愛”的恥辱鞭撻。

“女生安全攻略”發佈在學校網站“雨無聲”欄目,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意,這個被西大學生譽為網上精神家園之地,以往對內容審核發佈必然嚴謹。該帖標題中,也指明是迎新專題,“女生安全攻略”其餘內容,也細緻列出了女生自我保護的建議,即便開頭存在瑕疵,但作為新生教育,出發點顯然沒有惡意。如今該建議表述招致不滿,不妥之處理應修正。

關於攻略的討論,延伸至糾正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無疑反映出了女性保護觀念的提高,社會對女性保護的關注支持,也讓很多鹹豬手受到應有懲罰,未伸出的罪惡之手能有所忌憚。女性權益如今得到更好照拂,是廣大女性的不斷爭取,也是全社會攜手行動的結果。

廣西大學“女生安全攻略”的表述爭議,讓我聯想到影視劇《二十不惑》中的主人公羅豔。在公交上遭遇鹹豬手後,大家原本期待作為律師的母親,能舉起法律武器討說法,但她卻給羅豔買了幾條長褲。無言之中,她不像一位律師,但更貼近現實中的母親,痛心而又隱忍,也有個人的無奈。相信廣西大學擬定“女生安全攻略”的初衷,也是不想看到此類事件發生。

正是如此,有網友指出,學校若能把“防止產生誘惑”剔除,把不穿著過分暴露的衣物替換為穿著適宜得體,或許就能實現輿論“脫敏”,在安全教育上贏得好感。

在男女平等的大潮中,作為高等院校的廣西大學,怎會不知曉男女平等的利害取捨,網絡對其表述提出意見,也是希望能用輿論撥正偏見。但應當注意,“女性安全攻略”並非強製規定,僅有指南色彩,實際生活中,學生的穿衣選擇,依舊有充分餘地。攻略核心主要是提醒大學新生可能遭遇的人身侵害,這也是人們最應引起重視之處,畢竟作為新生教育,攻略關係到新生能否牢固樹立防範意識。

對錯誤施加批評是可貴的,但更難能可貴的,是避免批評走向過激,遮蔽真正的現實困境,後者顯然要投入更多理性、善意及行動。在涉及女性保護話題上,既要去追求男女平等,以克服許多客觀上的不公正,打破人為瓶頸阻礙,最終為女性權益鋪平道路,但不能讓女性保護陷入弱者視角,用不公平去追求公平,製造新的不平等溝壑。現實中,許多出發點為增進女性權益的倡議,比如地鐵設置女性車廂等,卻引發巨大爭議,甚至有舉措還會走向男女平權的反面,帶來更致命的性別歧視。從這點上看,討論要提倡爭鳴,但不能淹沒那些有關女性權益的根本問題。

討論將引發廣西大學對建議的反思,但不少網友已表明“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相比討論表述中的女性刻板印象,輿論也有必要進一步討論如何真正保護女性安全,這樣討論才能觸抵現實。對大學新生而言,提高防範意識有助於保護自我,而穿衣“尺度”全賴自己把握,不必因建議而顧慮重重,但也不必為證明自由而刻意暴露,個人穿著只需自恰適當。此外,新生應當注意,要多研究其他攻略內容,學會運用那些能幫自己應急避難的攻略。

從外部環境看,學生安全離不開學校安穩和諧的環境。要實現這一點,大學能做的有很多,比如在學校管理層面上,加強校園巡邏,提高安全指數,避免出現女生受侵害事件。

來源/中青評論 撰文/白毅鵬 編輯/任冠青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