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需要共同進退的支持
原標題:郭晶晶復出奧運,霍啟剛卻官宣分居:多少婚姻,死於這一點
作者:盧悅心之助
延期一年又經過取消危機的東京奧運會,終於正式開幕了。
作為本屆東京奧運會跳水評委,郭晶晶已經抵達東京。

一直以來,郭晶晶都有跳水女王美譽,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始,征戰四屆奧運,先後奪得4枚金牌和2枚銀牌。

這一次,她將首次以評委身份亮相東京,身份雖有轉變,但責任依舊任重道遠。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郭晶晶此次能如此坦然地接受東京之約,還要得益於丈夫霍啟剛的鼎力支持。
賽事之初,郭晶晶雖有意重返賽場,但始終放心不下孩子,畢竟三個神獸的漫長暑假,還剩下二分之一。

最後,是霍啟剛公開表態:“我會安排好他們的活動,盡力做好照顧孩子的工作”。

在奧運會開幕前,霍啟剛還前往機場為愛妻送行,夫妻倆依依不捨。
畢竟這對結婚8年的夫妻,真的是第一次面臨這麼長時間的“分居”。

不過,霍啟剛的言語和行動,還是給足了郭晶晶再次出征的底氣。
因為她知道,這句承諾意味著無論她去到多遠,都會有人守護好這個家,家無恙,心便安。
正是霍啟剛對妻子的成全,不知看哭了多少女性。
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女性,即便婚前飛得很高,婚後卻被折斷了飛翔的羽翼。
別說是跨國行,就是八小時工作,都會面臨很多無法調節的家庭事務。
“你去上班,娃誰帶?家務誰做?孩子作業誰輔導?”
一堆問題拋來,還未踏入職場,已被碾壓在家庭的角鬥場。

所以,很多有著優秀業務能力的女性,最終都不得已被來自另一半和外界的聲音束縛,將曾經的夢想暫時擱淺。
普通人家如此,豪門更如是。
從超模奚夢瑤、演員郭碧婷的豪門行中不難看出,即便兩性觀念發展至今,賢妻良母仍是考量豪門太太的標準之一。
而郭晶晶能從豪門婚姻觀念中掙脫出來,有她事業上的成就支撐,更有給力老公的支持加碼。
事實上,霍啟剛對郭晶晶一如既往的支持,幾乎貫穿於他們整個戀愛、結婚的階段。
婚前,郭晶晶作為體壇明星,經常要輾轉世界各地,自然不能像普通情侶那般日日黏在一起。
所以那8年里,幾乎都是霍啟剛在追著郭晶晶跑。

為了不影響郭晶晶比賽,很多時候他們只能通過望遠鏡見面。

好不容易等到北京奧運落幕,郭晶晶又打算進修,霍啟剛這一等又是幾年。
2011年初,郭晶晶正式退役。
直到2012年底,兩人才註冊結婚。
婚後,霍啟剛從以前追著郭晶晶一個人跑,發展到追著一家人跑。
陪孩子一起體驗生活;

吃農家菜,感受大千世界;

一起下地插秧,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

一起讀書,輔導課業;

最終還因為育兒有方,被某平台邀請分享育兒心得。

就連郭晶晶註冊微博後的第一條狀態,都是大讚霍啟剛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陪伴。

正是因為霍啟剛經年累月對家庭的悉心付出,才讓郭晶晶此次能坦然地“撒手”搞事業。
他們之間的這種信任和交託,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這背後,是他們這些年來的互相妥協和成就。
而郭晶晶敢於邁出家庭的果斷,不過是背後有霍啟剛的托舉。
這份托舉,正是女性事業從容的底氣。
然而生活中,很多女性是無法從婚姻中獲得這份底氣的。
即便這個女性婚前光芒四射,婚後依舊無法掙脫家庭的牢籠,因為她每次需要有人托一把時,都會發現身後空無一人。
《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在外能化解丈夫許幻山的生意危機;

回家可以照顧好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隨便做個糕點都是米其林大師標準。

她能屈能伸,可以為了孩子的學區,光著腳給富太太換鞋;

也可以在孩子受欺負時,以一敵四,大打出手。

而她在獨自負重前行時,丈夫許幻山在幹啥呢?
一把年紀了,還跟一群學生打架,狼狽到需要顧佳去派出所保釋他;

平時不是打球,就是喝酒,要麼就是和妹子調情。

但即便如此,他回到家,依舊可以理直氣壯地指責顧佳,沒有盡到一個當媽的責任。

可他完全忘了,生養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而不是妻子一個人的苦修行。
所以啊,因為另一半的不給力,顧佳只能在照顧家庭時盡全力。即便她在事業上殺伐決斷、有精英的魄力,卻依然要委身於家庭瑣事。
因為,她實在是放心不下,將孩子交託給別人。畢竟,這世上再也不會有人像她一樣,在兒子受欺負時,二話不說地打回去;也不會有人卑微到為了孩子的學區,彎下腰去給別人穿鞋。
因為她愛孩子,所以不得不放下自己;
因為沒有並肩作戰的隊友,她不得不扛起家庭的全部。
可見,婚後擊垮一個女人的,從來都不是千變萬化的職場,而是守活寡的婚姻,是一個人戰鬥的苦不堪言。
明明你已經負重前行,但另一方卻依舊兩手空空、事不關己。
《紅樓夢》中,有一段對女性婚前婚後的描述,如今讀來,仍舊十分感慨。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
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
這話雖是混話,倒也有些不差。
哪個女孩婚前,不是一顆明豔動人的珍珠?
只不過她們在成家後,發現身邊並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時,在攢足一次次的失望時,百煉成鋼,慢慢地磨平了所有的柔情。
而在愛里被滋養、被支持的女人會怎樣呢?
這讓我想到了蔣勤勤和秦海璐。
同樣是70後演員,蔣勤勤婚後作品明顯減少,目前處於半隱退的狀態。
而秦海璐即便已婚育子,卻依舊是霸屏女主。
個中緣由,隨便一瞧,便會發現端倪。

幾年前,蔣勤勤懷著二胎參加綜藝時,放下行李便去做菜、打掃衛生,因為孕肚太大,犄角旮旯地方擦不到,向陳建斌求助時;
陳建斌卻只想躺平,還怪蔣勤勤自己不休息,也不讓他休息。
好不容易決定去做飯,切菜不會削皮,煮飯不淘米,平白地給蔣勤勤惹出了一堆事。
所以,這些年即便陳建斌也曾多次鼓勵蔣勤勤出去拍戲,但操持一大家子的蔣勤勤,哪還能心安理得地輕裝上陣?
陳建斌的實際行動力和這份空頭鼓勵背後的差距,便是蔣勤勤遲遲不敢全面復出的顧慮。
哪有人天生就是付出型人格,不過在她們在“男人出走半生仍舊是少年”的無奈中,慢慢催眠自我的謊言罷了。
實際上,媽媽從來不是超人,女性也不是生而偉大,如果有可以依靠的肩膀,誰又願意故作堅強。
反觀秦海璐的婚姻,便是很多女性羨慕而不得的模板。
早上,丈夫王新軍會給賴床的她,放最愛聽的霸總小說;

秦海璐不想起,他便索性把早餐搬到床邊。

有這麼一個包攬家務又細心溫柔的另一半,秦海璐自然敢任性地接幾十集的電視劇,也能放心紮在片場。
雖然,王新軍一再解釋,這不是秦海璐作,而是因為他感激秦海璐在最低穀時給予自己的陪伴,所以才願意一直寵著她。可這世間的夫妻,哪對沒有過命的交情?
只不過是王新軍記住了對方的好,而大多數人,卻在說好了一起攜手同行之後,遠遠地把對方甩到了半道上。

人到中年,特別對於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性,你能飛得多高,往往要取決你身上的擔子有多重,要看你身後是否有共同托舉家庭的另一半。
唯有這份共同進退的支持,才能給予女性徵戰職場足夠的底氣。
而這份底氣,也是這世間普通夫妻在歲月蹉跎中,苦中亦甘甜的動力。
還記得《三十而已》的片尾彩蛋。
片段中,丈夫是外賣員,妻子擺攤賣菜煎餅,一家人看似平凡,卻幸福難掩。
每晚丈夫結束一天的工作,都會去幫妻子擺攤,讓妻子抽空歇一會;
等到打烊了,一家人再一起收攤回家。
星空夜幕下,儘是一家人的歡聲笑語。
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生活碎片,擊碎了婚姻圍城里的柔軟靈魂。
要知道,很多妻子要的並不多,不過就是難過時的一個擁抱,撐不下去時有人搭把手,僅此而已。
婚姻路漫漫,別讓本該屬於兩個人的劇本,最終變成一個人的獨角戲。
你的每一次支持和理解,都是妻子奮勇向前的底氣,是在慌慌張張掙那碎銀幾兩時的片刻溫柔。
而這一切,才是化解世間所有不幸的良藥。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新浪女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