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港醫療隊領隊崇雨田:港須預備應對第六波疫情 現有隔離設施可再發揮作用

2022年04月27日09:13

崇雨田(左)和本地醫護人員進行交流。

橙訊】內地援港醫療隊總領隊崇雨田早前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表示,香港第五波疫情影響巨大,各行各業應反思今次經驗和教訓,預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第六、甚至第七波疫情。

內地以後可快速動員來港參與救治

崇雨田表示,第五波疫情上月達高峰,香港醫護堅持在前綫奮戰,但醫療系統瀕臨崩潰,醫護工作量大增。經過今次經驗之後,日後港府如果有需要,內地可以更快動員大批支援人員來港參與救治。

崇雨田指,香港寸土尺金,居住環境擠迫,相信現有隔離設施在下一波疫情能再發揮作用,除了能收治大量患者,亦有助穩定民心。

崇雨田談到,團隊原本計劃調派最具經驗的醫護來港支援,但上月初他帶領16名內地專家組成的先遣隊來港視察環境後,發現亞博館社區隔離設施的患者大多年過80,一半人無自理能力,需要貼身照顧,而且有長期病患。因此內地方面調整了人手比例,多派年輕力壯的醫護來港,亦要特別安排可以當夜更的醫生。

兩地醫護密切合作加快病人康復

對於過去一個多月兩地醫護在亞博館工作情況,他介紹說,兩地醫護共同巡房、討論病人病情等,還會互相向對方借鏡。他介紹說,由內地醫護負責的病區,會採用內地病房管理模式,醫生和護士的組合相對固定,目標是提供更有效和具延續性的護理,而香港醫護亦認同這個模式。

至於防感染流程和裝備,兩地醫護會跟隨各自的標準,例如進入亞博館收治病人的「紅區」時,內地醫護會穿著隨團帶來的白色防護衣,香港醫護就會穿黃色防護衣,形成「內地大白」和「香港大黃」一同工作的景象。他強調,雙方醫護密切合作,共同展開工作,是加快病人康復的因素之一。

圖:商台

更多推薦文章

楊潤雄:小學獲發《文言建議篇章》書冊 學生反覆誦讀會心生共鳴

衞生署個案追蹤暫只限院舍學校 內地醫療隊工作安排將適時公布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