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然離世,他曾驚豔了一個時代!上海出生,香港成名 成龍、劉德華等眾星哀悼
來源:新聞坊
昨天(7月3日)下午
香港作家沈西城在社交網站上表示
著名作家倪匡已離世
隨後,香港媒體
報導了倪匡過世的消息


沈西城與倪匡私交甚篤
曾著有《妙人倪匡》《金庸與倪匡》
《我看倪匡科幻》等書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
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
籍貫浙江寧波。
他與金庸、黃霑和蔡瀾
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1957年倪匡到香港,做過工人、校對、編輯,自學成才,成為專業作家。他寫作面十分廣闊,眾體皆備,小說則包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言情各種,曾同時為12家報紙寫連載。

1962年,倪匡在金庸的鼓勵下,開始用筆名“衛斯理”寫小說。第一篇小說名為《鑽石花》,在《明報》副刊連載。至第四篇小說《藍血人》起,衛斯理系列小說正式走向科幻系列。
倪匡的武俠小說以《六指琴魔》為代表, 想像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國期間代寫《天龍八部》連載。
有傳聞,金庸外出旅遊,找倪匡為正在連載的《天龍八部》做代筆,臨走前客氣了兩句說:兄弟隨便寫,只要別把人寫死就行!結果回來一看,自己頗為中意的阿紫已經被討厭她的倪匡給寫瞎了……金庸問起來,倪匡還理直氣壯的表示“我只是弄傷人而已,打打殺殺哪有不傷人的”。

上世紀60年代末,武俠影片大行其道之際,倪匡轉而從事劇本創作。十多年間,所寫劇本不下數百部,代表作有張徹導演的《獨臂刀》。

1972年曾參與香港嘉禾功夫片《精武門》的編劇工作,為李小龍量身塑造了“陳真”這一經典形象。2012年獲得第31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其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也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包括1986年藍乃才執導的《原振俠與衛斯理》、1987年泰迪羅賓執導的《衛斯理傳奇》、2002年的《藍血人》等,而出演“衛斯理”一角的演員包括許冠傑、周潤髮、羅嘉良等。
1989年至1990年間,倪匡與黃霑和蔡瀾曾合作主持亞洲電視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

倪匡的父親原是上海一家保險公司做小職員,有七個孩子,倪匡是老四,下面有個妹妹就是知名作家亦舒(本名倪亦舒),也正是《我的前半生》的原著作者。倪匡曾開玩笑說,妹妹的書比他更受歡迎,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權,他自己的反而無人問津。

倪匡的兒子倪震也是出版界的人,妻子是當年無數男性夢中情人的玉女掌門周慧敏。

倪匡離世的消息突然傳來
許多人都表示十分震驚與悲痛
成龍寫道:“今天是怎麼了。。。剛剛知道倪匡前輩也離開了,我們心中的香港才子,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風華,懷念你。”

劉德華曾在電影《衛斯理藍血人》中扮演衛斯理一角色,他稱倪匡是博學多才的長輩,是智慧老人,曾多次向老師討教,獲益良多,認識他是難得的緣分。對倪匡的病逝,劉德華深感遺憾,並稱這是香港文壇一個莫大的損失。

演員姚晨曬倪匡年輕照片緬懷悼念,稱“我的衛斯理,‘那位先生’也走了”。

網友也悲痛感歎:
衛斯理傳奇落幕了。。。。。。
願倪匡老先生一路走好!


倪匡在四十歲生日時,曾撰自壽對聯:“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時已無多,無慾無求,無非是這樣。”他還曾自撰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2018年10月,金庸去世後,倪匡接受上海《收穫》雜誌訪問時說,“今天還在網絡上看到一張照片:金庸、黃霑、張徹、林燕妮、我。五個人,四個人去世了。只剩我一個了。很寂寞的,真的。我身體差到極點,百病叢生,舉步維艱。但身體不好我也樂天。”

如今,說上海話的“衛斯理”亦遠行
瀟灑走了一趟人世間
來源:新聞坊綜合澎湃新聞、羊城晚報、申江服務導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