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南卡runner pro系列三代骨傳導耳機
前言:
作為一個業餘馬拉松愛好者兼裝備控,骨傳導耳機向來深受我喜歡,因為它在路跑場景下真的非常實用。其中,南卡已經是骨傳導耳機市場的一個重要玩家了,而我也用過4款南卡的骨傳導耳機,其中包括南卡runner pro系列1-3代,下面就來說說我對這三款耳機的一些體驗和看法吧。
佩戴體驗:

從包裝風格來看,1代最大,2代次之,3代最小。

從耳機本體來看,也有類似的風格變化,佩戴體驗上一代最為寬鬆,二代頭梁開始有些緊,原因是頭梁到耳機電池那一側忽然大幅度收緊,三代頭梁其實比二代還小,但它頭梁和電池連接處的收緊幅度沒二代大,佩戴體驗反而比二代更寬鬆。
以我個人的佩戴體驗來說,一代過於寬鬆了一些;二代偏緊,對我這種佩戴眼鏡的人來說經常要在佩戴後做角度調節,長時間佩戴後甚至略有壓迫感;三代的體驗相較前兩代更好一些,沒有一代那麼鬆,也沒有二代那麼緊, 總的來說我覺得三代的佩戴體驗最佳。
使用操控:

南卡Runner pro初代的操控比較容易上手,基本操控如下:
開機——長按電源鍵3秒切換音樂——長按音量+/-分別切換下/上一曲暫停/恢復播放音樂——單擊電源鍵音量調節——單擊音量+/-語音助手——長按電源鍵1秒切換藍牙/本地播放器模式——雙擊電源鍵

南卡Runner pro2代基本操控和一代如出一轍,單手可以輕鬆完成全部操控。


相比前兩代,南卡Runner pro3代的按鍵功能沒有變化,只是按鍵分佈有了較大變化:電源鍵不再與音量鍵同側,音量鍵依然在右側,電源鍵則在左側。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在佩戴它運動時,按下電源鍵時會對左臉頰產生壓迫感,不能單手完成全部操控。
我個人不是很喜歡3代這種設計。
藍牙表現:
南卡Runner pro1代支援藍牙5.0,2代支援藍牙5.0和NFC,3代則支援藍牙5.2和NFC。從藍牙技術的進步來看,肯定是一代更比一代強。不過,藍牙5.0的實際體驗已經很不錯了,後兩代在藍牙連接速度和穩定性上對於1代的優勢並不明顯。
其中2代有個槽點,雖然宣稱支援NFC,但我實測並不能用NFC連接手機。而3代的NFC連接沒有問題,非常棒。
在這一項上,無疑是南卡Runner pro3代勝出。
音質聽感:
傳統耳機通過動圈的振膜,或者動鐵的銜鐵來震動空氣,再通過空氣將震動傳導到耳膜。而骨傳導耳機則跳出了這種傳導方式,它直接依靠震動肌膚與骨骼,將震動傳遞給耳膜。因此,骨傳導耳機可以做到開放式佩戴,哪怕處在嘈雜的環境中,使用者都能“聽到”聲音,尤其是飛機地鐵火車汽車上。這一革命性的雙耳開放體驗,讓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可以保持環境警覺,更加安全,並且佩戴舒適。當然,這種傳導方式也存在缺陷,它的音質與傳統耳機有明顯差異,尤其是在安靜的場景下聆聽高品質音樂時,這種差異會更明顯。
這方面必須承認南卡Runner pro1代做的不算太好,另外在較高音量下,南卡Runner pro的漏音現象比較嚴重,藍牙模式還好,音量有顯示,播放器模式下經常不小心將音量放在一個較大的程度導致耳朵被震得發麻……
南卡Runner pro2代做了很多提升音質的工作:使用16mm大動圈骨傳導振子搭配微震構造、南卡全震指向性技術和南卡OT閉合降漏音技術,將漏音大幅度降低90%,同時減少震動幅度30%。再加上專業調音團隊反複調教,讓中低頻下潛更為澎拜,高頻解析更為透徹。相對於南卡Runner pro1代,漏音現像有明顯改善,震感也更輕微。
南卡Runner pro3代則繼續提升,漏音現象再次得到改善,比前兩代都有改善。
但是總的來說,骨傳導耳機的音質相比同價位的真無線耳機是要遜色一籌的,所以它依然更適合戶外運動場景而不是室內休閑娛樂。
防水性:
南卡Runner pro三代耳機都支援IPX8級防水,我對這三款耳機都做過防水測試,實測泡在水裡5分鐘正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在這項上,這三代算平手吧。
續航充電:
南卡runner pro1代電池容量230mah,2代電池容量200mah,3代電池容量180mah,不過由於藍牙5.2相對於藍牙5.0功耗更低,南卡runner pro3代的續航並沒有隨著電池容量下降而下降,反而從2代的8小時增加到10小時。這三代耳機都是磁吸充電口,充電線彼此通用,很不錯的設計。在這一項上,3代再次勝出。
本地存儲:
南卡runner pro1代有8G本地存儲空間,支援多種音樂格式,包括wav、flac、ape、mp3、wma等,可以存放1500首歌曲,一般的運動場景下完全可以做到不重複聽歌。不過實測USB連接速度並不快,如果一次性要傳導多首歌曲可能會消耗比較長的時間。
南卡runner pro2代和3代本地存儲空間升級為16G,如果你喜歡聽flac、ape等無損格式,那麼這個升級意義還是比較大的。
總結:
南卡runner pro系列這三代耳機給我留下的印像有點褒貶不一,其中初代在音質、漏音控制這兩點上做得不是很讓我滿意,但是當時899的定價還是讓它具有比較不錯的性價比;2代相對於初代有所升級,但是綜合體驗提升得並不多,有些地方(比如佩戴體驗)甚至開倒車,加上售價大幅度上漲到1398元,我認為是比較失敗的一代產品,體驗完全對不起售價;3代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又有了一些改善,相比初代的體驗有明顯改善,只是價格依然偏高了些。
如果要我在這三代里推薦一個的話,我個人更傾向於3代一些,2代不是很建議考慮,初代適合追求性價比的朋友。
- 關鍵字︰
- 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