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資方稱過高或令綜援人士不敢長時間工作 勞方批增幅漣漪效應有限

2022年10月14日10:01

消息指最低工資有望調整,由現時37.5元上調至40元。

【橙訊】消息指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有望解凍,最低工資會由現時37.5元上調至40元,最快在明年五月實施。工業總會名譽會長郭振華在電台節目表示,若最低工資水平訂得過高,會令綜援人士因憂慮超出入息上限,不敢長時間工作。不過,勞工界對增幅感到失望,認為未能讓工人在疫情下應付額外的開支。

最低工資委員會預計在本月底前,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交有關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建議報告。消息指勞資雙方已達成共識,最低工資每小時將增加2.5元,是自2019年凍結後再調整。

郭振華表示,調整後的最低工資加幅約為6.7%,符合通脹水平,認為對商界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他又指若增幅過高,有機會因為綜援豁免上限未有提高下,令受助人不敢長時間工作,結果反而令勞動市場人手減少,窒礙低技術及銀髮經濟發展,對社會或有負面影響。

勞工界批評增幅只能追回通脹,要求當局將檢視年期縮短至「一年一檢」。

勞方︰最少應加至46元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示,若消息屬實即最低工資只能上調至40元,即基層工人月薪只有約8300元,比二人家庭可以領取的綜援金額的9658元,仍比少一成多,認為最低工資應上調不少於46元,才是基層打工仔能夠應付日常基本生活開支的合理工資水平。

他對增幅感到失望,又批評商界擔心調高最低工資會引發漣漪效應,只若環境變差,僱主無需加薪也能吸引員工,如果經濟環境一般,希望加薪的員工亦只會集中低薪階層,漣漪效應不會太大。勞聯副主席譚金蓮昨日表示,工友凍薪四年,這個加薪幅度只是勉強追到通脹,未有填補四年凍薪的幅度及紓緩基層工友租金及生活開支的壓力。

圖︰中通社

更多推薦文章

最低工資或加6.7% 商界嘆成員工調薪指標添負擔 飲食界稱有加價壓力

最低工資四年來或僅加2.5元 勞工界:月薪仍較綜援少促盡快落實一年一檢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