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選結果出爐!前總統盧拉當選,巴西經濟和中巴關係前景如何?

2022年10月31日19:41

  21世紀經濟報導

  當地時間10月30日,巴西大選第二輪投票舉行。巴西高等選舉法院30日晚公佈的統計結果顯示,在已統計完畢的98.81%的選票中,勞工黨候選人、前總統盧拉得票率為50.83%,自由黨候選人、現總統博索納羅得票率為49.17%。這意味著盧拉當選新一任巴西總統。

  此前,在10月2日舉行的首輪投票中,盧拉和博索納羅得票率分別為48.43%和43.2%,排名第一和第二。根據巴西總統選舉規則,由於首輪投票候選人得票數均未過半,因此得票最多的兩人進入次輪投票。

  此次選舉結果意味著盧拉將開啟第三個總統任期。盧拉在勝選演講中稱,新政府的首要任務將是解決巴西民眾的饑餓問題,為國內貧困人口提供更多財政支持。在外交方面,巴西將“重歸世界舞台”,構建一個可信的、有規劃的、穩定的巴西,讓國際投資者重拾信心。

  盧拉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就任巴西總統,任期四年。盧拉就任總統後,中巴經貿關係預計迎來哪些機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副所長步少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與博索納羅相比,盧拉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議題,這對中巴間新能源產品貿易、中國新能源企業“走出去”形成利好。此外,盧拉在前期公佈的施政綱領草案中明確表示將“扭轉巴西的去工業化進程”,這將為未來中巴間開展更深入的產能合作提供契機。

  盧拉當選新一任巴西總統

  巴西2022年總統選舉結果出爐,盧拉險勝。在10月30日的第二輪投票中,盧拉和博索納羅得票率分別為50.83%和 49.17%。在10月初的首輪投票中,盧拉得票率超48%,博索納羅以約5個百分點的差距居第二,其他9名候選人的得票率都低於5%。

  從兩輪得票率情況來看,此次選舉是巴西近30年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決選中兩位候選人差距甚至小於誤差率。同時,在首輪投票中,中間派的得票率極低,這是在前幾次選舉中非常罕見的情況。

  “投票結果折射出巴西國內政治極化程度較高,”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誌偉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巴西在內的拉美國家長期處於社會治理、國家治理失效的狀態,其政府在處理經濟民生問題上未找到持續有效的方法和平衡點,從而加劇了政治極化的局面。

  除了總統選舉,今年10月,巴西國民議會參眾兩院選舉結果顯示,博索納羅所在的自由黨以16.5%和24.9%的選票在參眾兩院均贏得多數席位。“從目前的黨派格局來看,未來盧拉在政策推行上可能面臨較大阻力與掣肘。”步少華指出。

  盧拉六次角逐總統之位

  2022年是盧拉第6次參加巴西總統競選。盧拉在1989年、1994年、1998年的巴西總統選舉中失利,2002年首次當選巴西總統,2006年在選舉中連任。伴隨此次選舉結果出爐,盧拉將迎來第三個總統任期。

  此前,在2003年至2010年盧拉執政期間,巴西經濟年均增長率達4.3%,GDP一度位居全球第六;脫貧人數達2290萬人,實現貧困率減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孫岩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盧拉執政時期取得的政績得益於當時利好的外部環境和施政舉措。彼時,正值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處於繁榮週期,加之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推動對巴西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在此背景下,盧拉充分發揮巴西作為資源型出口國的比較優勢,採取務實、穩健的“親市場”政策,沒有過多進行計劃性管控,從而保持市場的穩定、良性運轉。

  在2011年結束任期時,盧拉支持率仍超80%。而後,在名為“洗車行動”的大規模反腐調查中,盧拉被判犯有貪腐和洗錢罪名,2018年4月被捕入獄。2021年3月,巴西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埃德鬆·法欣裁決,盧拉此前因涉嫌貪腐所獲的所有判決“均無效”。同年4月,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表決維持法欣的決定,這意味著盧拉恢復“自由身”。今年5月,盧拉正式宣佈參加10月的總統選舉。

  盧拉“回歸”後,其競選綱領在經濟方面體現出在國家干預和“親市場”之間尋求平衡的意圖。他選擇了聖保羅州前州長、社會民主黨人阿爾克明(Geraldo Alckmin)作為副總統搭檔。阿爾克明更加溫和的政治立場有助於吸引那些對博索納羅政府不滿而對盧拉所代表黨派的政治立場持謹慎態度的選民。

  “選擇阿爾克明作為競選搭檔反映出盧拉為了尋求選舉勝利而儘可能結成廣泛聯盟的姿態,同時也向企業釋放出不會對市場進行過多幹預的信號。”孫岩峰指出。

  “懷舊”是盧拉競選的主打牌之一。盧拉此前聲稱,如果成功當選,將著手解決國內面臨的溫飽問題。整體上,盧拉所代表的勞工黨具有明顯的左翼色彩,即比較強調國家對宏觀經濟的有效調控,注重維護中下層群體的利益。

  相較之下,博索納羅在競選策略上,選擇了巴西前國防部長內托(Walter Braga Netto)作為競選搭檔。周誌偉稱,整體來看,博索納羅傾向於強化極右翼保守主義政治立場。

  2018年,打著“反腐”旗幟的社會自由黨候選人博索納羅當選巴西總統。自2019年1月就任以來,博索納羅在執政期間積極推行市場化改革,然而經濟改革成效較有限。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後,博索納羅在防疫政策方面的不當也挫傷了民眾對其支持率。

  “在疫情衝擊、通脹率一度高達兩位數、貧富差距有所擴大的背景下,巴西民眾特別是中下層民眾求變心理迫切。這是今年巴西總統選舉盧拉作為左翼候選人當選的主要原因之一。”孫岩峰指出。

  巴西經濟走向何方?

  在巴西經濟近年來增長低迷以及全球經濟複蘇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無論誰當選巴西總統,客觀來說都面臨著諸多挑戰。

  當前,巴西通脹率和利率水平均處於高位。巴西年化通脹率已從今年4月12.13%的高點降至9月的7.17%,不過仍高於5%的官方目標上限。自2021年3月以來,為抑製通脹巴西央行連續十多次加息,目前利率保持在13.75%的曆史高位。與此同時,巴西等新興經濟體還面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外溢效應的衝擊。

  那麼,盧拉就任後將採取哪些舉措提振經濟呢?周誌偉對記者稱,鑒於經濟形勢比較嚴峻,預計盧拉執政後會進一步淡化“左翼”色彩,相對而言採取比較“親市場”的做法,致力於實現國內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的相對穩定。

  在貿易領域,盧拉此前執政時期一直注重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周誌偉預計,巴西后續會進一步挖掘全球潛力市場特別亞太地區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中巴兩國自1974年建交以來,雙邊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迄今,中巴雙邊貿易已連續4年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連續13年保持巴西最大貿易夥伴地位,巴西是中國在拉美最大投資目的國。據中國海關統計,2021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640.63億美元,同比增長36.2%。

  從數據來看,中巴經貿合作並未受到博索納羅執政期間意識形態或者第三方因素的干擾,而是保持高效、穩定的發展態勢。“這體現出中國和巴西在貿易、投資領域具有較大的互補性、匹配性與韌性,”周誌偉稱,盧拉就任巴西總統後,國際上第三方因素對於中巴兩國關係的干擾預計進一步淡化,政治關係可能回暖,將促進經貿關係朝著更加高效、互利的方向邁進。

  迄今,拉美地區已有21個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其中阿根廷今年2月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受訪專家均認為,在盧拉任期內,巴西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可能性較大。

  “基於中國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以及巴西本國資源優勢和需求,兩國有望圍繞基建、新能源等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步少華稱。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