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完成全年任務超八成,中國紅牛跨越經濟週期實現“長紅”
隨著中國品牌邁向高質量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品牌想要從無到有,從有到“紅”,乃至實現“長紅”,絕非短短幾年之功。業內看來,中國紅牛便是品牌跨越經濟週期實現“長紅”的樣本。在中國紅牛身上,能看到品牌與時代的關係,也能看到一個品牌如何構築產業鏈和消費生態,以一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姿態穩中求進的成長曆程。
2022年,在諸多挑戰下,中國紅牛統籌發展和食品安全、保供和就業,紮實做好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生產和銷售工作。截至9月30日,前三季度中國紅牛完成全年任務約85%。在不斷積累品牌護城河,打造品牌堡壘的過程中,中國紅牛已經成為功能飲料行業的龍頭品牌。

長期主義:至少要看五十年發展
20世紀70年代,泰國商人許書標發明了“Krating Daeng”。1993年,許書標在海南建廠。後來,他遇到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兩人決定合作。1995年12月25日,中國紅牛正式創立。華彬集團也成為中國紅牛創建和市場開拓的實際操盤者。
中國紅牛創始股東包括兩家國有企業,彼時經過多個主管部門審批,合資公司才得以成立。中國紅牛也會同當時多個主管部門以及相關專家進行技術論證,最終將紅牛飲料中的牛磺酸、賴氨酸、咖啡因、煙酸、維生素等營養及添加劑的含量調整至國家相關標準的允許量。隨後,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申請並拿到“維生素功能飲料”生產批文,深圳中浩成功購買“鬥牛圖案商標”,中國紅牛成為國內率先獲得保健食品批文的功能性飲料。
據中國紅牛方面稱,合資各方在設立合資公司之前,還簽署了一份50年“協議書”,以鎖定各方長期合作,保障各方利益。這份超長期限的合作協議還說明彼時合作各方在這件事上達成一致:中國紅牛至少要做五十年。
建設品牌:找到消費者切實需求
中國紅牛敏銳捕捉到駕駛群體對紅牛的需求,並由此開創嶄新賽道。嚴彬將其命名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既讓消費者知情飲料的成分和功效,也開創一個全新品類,貼上“能量”標籤。
創業初期,中國紅牛曾花費大量資金投入做廣告。由於品牌發展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步調一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汽車市場保有量的突飛猛進,產業就業群體的興旺,廣而告之的品牌前瞻性投入戰略的實效就自然逐步顯現。
為了將這一戰略落地,嚴彬還將全國管理團隊30餘人集中在北京郊區的一個酒店裡閉門頭腦風暴,要給紅牛產品創造一個朗朗上口的廣告語。最後,“渴了喝紅牛,睏了累了更要喝紅牛”成為大家一致的選擇。
商標方面,為使紅牛在全球市場保持一致的調性,嚴彬安排人與“鬥牛”圖案商標註冊所有人協調溝通,買斷該枚商標部分所有權,紅牛獨特的商標才得以形成。包裝方面,中國紅牛和包裝供應商等合作夥伴多次研發,試驗41次,拉環試驗了數十萬次,最終才採用了更有質感和符合國人審美的金色罐體,並申請了外觀專利,這一用就是20多年。

中國功能飲料行業萌芽之初就融入了體育營銷的基因中。在市場開拓早期,中國紅牛就高起點贊助富有中國特色的各項體育賽事。1996年紅牛舉辦中泰足球對抗賽;2003年11月25日,紅牛公司成為NBA在中國首個合作夥伴。隨後中國紅牛涉足全國羽林爭霸、錢塘江衝浪賽、街舞挑戰賽、南山滑雪公開賽等賽事,助力國內群眾運動和極限運動發展。
產業生態:積累品牌護城河
與經銷商、合作夥伴、員工親如一家的感情,是中國紅牛最堅固的堡壘。2021年12月5日,中國紅牛統計,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累計產量突破500億罐,這500億罐罐體完全出自中國紅牛的合作夥伴奧瑞金。正是奧瑞金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打動了中國紅牛。27年來,只要有中國紅牛生產基地就一定有奧瑞金製罐工廠。
華彬集團堅持深耕中國市場,不斷加碼投資實業。2005年7月1日,中國紅牛湖北鹹寧生產基地項目簽約,2006年7月1日,第一罐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下線。2021年5月26日,鹹寧基地第150億罐紅牛飲料下線,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累計產值突破471億元。中國紅牛廣東生產基地自2010年投產以來,成為佛山市三水區營收超30億元的龍頭企業,截至2022年8月,累計納稅超55億元。中國紅牛江蘇宜興生產基地目前年產30萬噸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2013年10月落成以來,已成為中國紅牛第四個完成100億罐產量的生產基地......如今中國紅牛全國有5個現代化生產基地持續供應產品,福建生產基地也即將建成投產。
近十年來,中國紅牛各生產基地融入當地經濟、社會各項建設工作中,同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注重生產安全、環境保護、就業扶貧以及公益慈善事業。江蘇生產基地2016年榮獲“江蘇省優秀企業”榮譽稱號;廣東生產基地2018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2020年,湖北生產基地一線員工劉磊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紅牛實現“長紅”得益於從創建伊始就以獨立的願景、價值觀,不斷適應中國市場潮流的發展方向,走出一條品牌創立和發展之路。
文/王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