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5萬隻蛋雞住進數字化“別墅” 帶動周邊村民兩千人次就業
新京報訊(記者耿子葉)近日,位於延慶區康莊鎮的5萬隻蛋雞正在被工人裝進自動化雞舍。一改傳統雞舍的樣子,數字化雞舍內乾淨衛生,溫度舒適,現代化雞籠整齊排列,一隻隻羽毛豐滿的育成雞正在享受“美食”,雞舍內喂料、通風、光照、溫度、消毒、清糞等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管控。在這裏,傳統的蛋雞養殖模式被徹底顛覆,所有設備構成一個智能化的養殖生產系統,能夠實現自動恒溫、保濕等功能,可以實現蛋雞的安居無憂。
智能化養殖,可以減少人工成本,也可以減少工人進出雞場帶入病菌的風險。據瞭解,該基地預計每年可向北京市場供應3500噸安全無抗(無抗生素)鮮雞蛋,年收益率較以前提升50%。蛋雞養殖現代化經營管理方式能夠降低死淘率、降低料蛋比、提升蛋品質、銷售高端蛋品,綜合效益提升30%~40%。同時基地還將定期淘汰不下蛋母雞,進行屠宰出售白條雞。養殖規模增加,轉群、免疫等工作為地區增加了就業崗位,可帶動周邊村民2000人次實現就業。
記者瞭解到,該項目是作為北京市良種蛋雞產業集群建設項目之一,北京康莊鑫盛養殖有限公司成為延慶區率先實現項目落地的企業。北京康莊鑫盛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慶表示,目前,公司通過提升改造,擴大規模,蛋雞養殖數量已經從原來的10萬隻到現在的20萬隻,並且設備已經完全實現自動化。接下來,將完成雞蛋的清洗、分級包裝、冷鏈運輸等各項工作,為市場提供更多,更新鮮,更優質的雞蛋。
蛋雞產業是北京市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首都“菜籃子”促進“種業之都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推動蛋雞規模生產基地標準化建設,延慶區推選1個蛋雞良種育繁推一體化主體,4個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產地環境和設施設備,且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產業基礎較好的生產主體,重點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建設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生產基地。從組織管理、標準體系建設、標準化改造提升和生產過程管理等方面,支持企業圍繞良種繁育、標準化建設等關鍵環節進行改造提升,集成一批特色鮮明、先進適用、操作性強的標準綜合體,打造以數量和質量雙提升為導向的全產業鏈標準化基地。
延慶區農業農村局養殖業管理科科長楊永山表示,下一步,延慶區將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來組織生產,形成知名品牌,從而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清潔、安全、令人放心的食品蛋品。以此,進一步補齊北京蛋雞產業短板,豐富市民菜籃子,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品牌價值,提升蛋雞企業造血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特色蛋雞產業,助力鄉村產業興旺,解決農民增收難題。
編輯 唐崢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