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涼的秋風中再會

2022年11月14日05:41

致親愛的木子:

就在我寫下你名字的半小時前,鄰區的核酸篩查中確診了1例陽性,剛解封兩天的大學又驚慌地拉上了透風的拉鏈,與你出門遠行的計劃又泡湯了。

疫情3年,感知季節的唯一依據似乎只剩下道路兩邊枯榮的樹葉,學校的喬木總是遮天蔽日,我要高昂起頭才能看清一塊被切割過的狹長天空,然後貪婪又自憐地猛吸它尚未凋零的藍色,彷彿自己也行進在雲中。但一聽到踩碎骨骼般的吱吱聲,就會回到現實,想到腳下還有落葉,我還在陸地上,還在換了秋容的人間。

上次同你遠行還是3年前,你紮著一個高高的馬尾辮,影子跳躍在喧鬧的街市和鮮花間。你的眼睛映在櫥窗上,亮晶晶的,我在裡面看到了陽光。你一如既往地大搖大擺走進去,就像挑書先看書脊和封面一樣,認真分析著新衣上斑斕的花紋,看上面是否鋪張揚厲,又是否過於平實簡潔、語意不清。看衣如讀書,你終於選中一件“文質合一”的長裙,當時我真想為你買下這件,上面的藍色屬於天空,我知道你很喜歡這樣的遼闊,穿在身上,天空便無處不在。

可是我沒有錢,你也沒有。就像放下一本這個年紀讀不懂的書,你把鐵色的衣架輕輕放回,展示架回你以清脆的“嗒”聲,你戀戀不捨的目光潮汐般退散,新的期待漫上笑顏。

“等我20歲了,一定過來買它!”明知說的是蠢話,但還是要說,你也明白這一點,所以說完後自嘲地抿起嘴角,我沉默,你也沉默,但我們並不悲傷。

你佯裝不餓,但走到小吃街時還是欲罷不能,被章魚小丸子、手抓餅、奶茶、冒油光的大鴨腿糾纏,不得不花費37元擺平此事。吃完後你打了個心滿意足的飽嗝,又很快摀住嘴巴,可是在你捂嘴的時候,第二個嗝卻偃旗息鼓了。你羞澀地笑笑,臉變得和沉墜的夕陽一樣紅。

我始終覺得你有一個可愛又孤獨的靈魂,委身於紛雜塵世,只有在外遊蕩才能找到歸處。不停行走,才能離心靈的棲息地越來越近。很難想像你這幾年是怎麼過的,應該不會再拿油潤的嘴唇打嗝後捂著嘴癡笑吧。心靈流浪的三載,你是否一直用筆蘸著月光,用文字虛構家園?

我常常想起遠行那天。在兩排瑩潤的燈光下,我們從小吃街走到圖書館,在圖書館讀完老舍先生的《貓城記》,到圖書館閉館,晚上9點,一起回家。明明只是在你家的鄰區閑逛,但也算遠行了。走在燈下,如走在水上,飄忽似夢。

你忽然側過身,看了看腳下被牢牢束縛的影子,呆呆地發問:“你希望世界毀滅嗎?”

“不希望,我還有好多人要見,好多事要做。”

那晚,你聽到這樣的回答,露出很滿意的笑。遊蕩的秋風和燈光月色釀成一種淡藍色的寂然,而這寂然飄灑在你微笑的臉上,我看到你的碎發肆意舞動,如自由的螢。

你說:“即使遇到了一些不好的事,也還是希望世界不要毀滅,畢竟,值得我們為之生為之死的,是一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你奇怪地大發感慨,我猜一定是圖書館的那本書引你觸動了。

“不要變成《貓城記》里的‘貓人’,好不好?”

“好。”

秋風微涼,但不冷。你的影子,向家的方向躍動,輕盈而新鮮,恍惚間已走得好遠。

“明年還出來玩,好不好?”

“好!”

之後是疫情的鈍刀慢鋸,我們3年未見。

我依然記著你的話:值得我們為之生、為之死的,是一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它帶我走出了漫長的困頓、痛苦和迷惘,所以現在,我能寫信給你,直面於你,與你一起走進不再畏懼的生存和死亡,走進搖搖晃晃但尚未瓦解的人間,並用文字做過去和未來的裝訂線。

對了,最近我收到一筆稿費,夠買你當時喜歡的衣服了,留待未來吧。未來一定會變好,未來我們一定會再見。

天空無處不在,希望你所求不改,心向自由,身體健康。

萬事難以如意,但一定要身體健康,因為,我們還有好多人要見,好多事要做。

最後,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彼此思念的人們都能在微涼的秋風中再會。

來自3年後的木子

2022年10月

李莎莎(20歲)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11月14日 07 版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