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3057億元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11月23日,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介紹《行動方案》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有媒體提問,未來產業佈局充分考慮融合了上海特色,上海在這些方面的產業基礎和優勢?
上海市經信委總工程師張宏韜介紹,依託“3+6”新型產業體系,上海已經具備發展未來產業的紮實基礎,在五大領域集聚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高水平研究機構。
比如未來健康領域,上海是中國合成生物學的發源地,是全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基因和細胞治療產業集聚地之一,集聚了全國1/3的細胞治療研發企業,在幹細胞和免疫細胞治療、類器官和基因治療等領域領跑全國,在合成基因線路與精準治療、智能細胞藥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未來智能領域,上海連續五年舉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打造了國際人工智能領域的上海“朋友圈”,2021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3057億元,在智能計算、通用AI、擴展現實(XR)、量子科技、新一代通信等領域都集聚了一批創新企業,張江人工智能島、西岸智慧穀等區域將成為未來智能創新實踐的集聚區。
未來能源領域,上海是能源裝備產業的重要研發、製造基地,不僅在火電清潔高效利用、第三代先進核能裝備、重型燃氣輪機、海上風電、太陽能裝備、智能電網等領域走在行業前列,而且在高溫氣冷堆、鉛基堆等第四代先進反應堆以及聚變堆技術、新型儲能等領域具有先發優勢,集聚了一批創新資源。比如臨港“國際氫能穀”、嘉定“氫能港”等特色產業園區吸引了包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集成、整車、關鍵零部件等產業鏈龍頭企業落地上海。
未來空間領域,集聚了一批鏈主企業和核心設備配套企業,在深海資源開採、極地科考用海洋裝備,新一代空天運載工具與載荷設備,以及基礎材料和共性技術研究方面集聚了一批大院大所大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
未來材料領域,材料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上海產學研資源最豐富的領域。不僅在高端的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領域有傳統優勢,在新型領域,上海擁有全國領先的高性能膜材料研究與應用團隊,產業鏈上下遊集聚優勢明顯;形成了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從原料到樹脂、預浸料、構件、製品、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和創新鏈佈局。高溫超導、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創新應用加快推進。
上海發展未來產業,就是要充分發揮上海的綜合優勢,依託9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4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為代表的創新企業,依託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科研機構,依託本市和海內外高校研發創新和開放合作,以重大需求、重大項目、重要平台為牽引,讓創新人才近悅遠來,創新主體活力迸發,使上海真正成為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一方熱土。
- 關鍵字︰
- 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