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如何進行居家康複?北京發

2022年12月08日11:10

【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如何進行居家康複?北京發佈指引】#北京發佈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指南# 本指引用於幫助和指導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含核酸陽性或抗原陽性,以下簡稱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自我健康管理。當您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者自測核酸抗原陽性時,請不要驚慌也不要害怕,認真閱讀本指引並參照執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一、生活起居須知

(一)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嚴格做到不外出,謝絕一切探訪。同住人應做好個人防護,一併遵守居家隔離康複管理要求。

(二)陽性感染者單獨居住在通風良好的房間。衣物、床單、毛巾等用品與他人分開存放、分開洗滌。單獨使用餐具。房間內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以及消毒產品、帶蓋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資。

(三)陽性感染者進入家中公共區域應規範佩戴N95口罩。同住人與陽性感染者接觸時,或處理其汙染物及汙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做好手衛生。

(四)各居室應關閉房門獨立開窗通風,房間每日至少上、下午各進行1次開窗通風,每次30分鍾以上。中央空調應關閉迴風,按照全新風模式運行。衛生間內應加強開窗通風,或開啟排氣設備進行通風換氣。每日至少進行1次房間濕式清掃。

(五)衛生間需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坐便器衝水時,先蓋馬桶蓋再衝水。衛生間、廚房的乾濕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時注水,注水後蓋上蓋子,再用注水的塑料袋壓住地漏,或採用矽膠墊等封堵。

(六)生活垃圾要妥善處理,每次清理垃圾時用雙層塑料袋裝好並紮緊袋口,避免出現遺灑,並對其外表面和封口處消毒後, 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膠手套將垃圾放至社區指定位置。

(七)除生活必需品和藥品外,儘量不要訂購其他快遞。收取快遞、外賣時採取無接觸方式,開門時需規範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並在開門前後做好手衛生。

二、自我健康管理

(一)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不需要過多治療,一般患者可在家觀察治療,注意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攝入。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如遇健康問題可向屬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尋求幫助。

(二)陽性感染者和同住人員每日監測體溫和病情變化,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或原有基礎疾病等明顯加重時,要根據病情對症治療或及時就醫。

(三)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

(四)保持心理健康,減少焦慮、恐懼、緊張、煩躁情緒。保持規律的日常作息及娛樂,提高機體免疫力。如果出現情緒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緒影響,可主動與信任的人傾訴獲得心理支持,消除負面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心理專業人員支持,撥打心理援助熱線。

三、自我醫療服務

(一)陽性感染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熱、乾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根據專家臨床經驗,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病程為7天左右,接種過新冠疫苗並完成加強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輕。部分老年人,尤其7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為複雜。

(二)結合臨床專家意見,針對病毒感染大多採用對症治療,藥物所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緩解症狀,建議在出現症狀的初期對症用藥。

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咽痛且明顯影響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兒童可選用相應的混懸液;如果出現咳嗽症狀,建議使用複方鮮竹瀝液、宣肺敗毒顆粒、急支糖漿等;如果出現痰多、咳痰費力症狀,建議使用複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如果咽痛、咽干症狀明顯,建議使用華素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鼻塞流涕症狀明顯,建議使用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噴鼻。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導致慢性病、基礎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礎疾病的人一定要規律用藥,控製好病情。

(三)陽性感染者出現以下任一症狀時,需要急診就醫。可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者選擇合適方式前往醫療機構救治。①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超過38.5℃,並持續超過2天;②體溫35℃及以下;③抽搐;④呼吸困難或氣促;⑤失語或不能行動;⑥不能甦醒或不能保持清醒;⑦胸部或腹部疼痛;⑧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⑨虛弱或腳步不穩;⑩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 24 周或以上的孕婦);⑪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嘔吐超過2天。

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 社區健康管理專家指引(第一版)

本指引用於規範和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含中心、站)對轄區內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含核酸陽性或抗原陽性,以下簡稱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員的健康管理服務。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根據本指引基本要求,結合實際情況製訂本地區相關工作指引。

一、 信息管理

在將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納入管理時,需本人提供核酸陽性或抗原陽性檢測結果。為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瞭解其日常健康狀況,並按照要求補充填寫新冠病毒感染相關信息。建立工作台賬,掌握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姓名、聯繫方式、家庭住址、同住人等基本信息。對孤寡老人、兒童、孕產婦、透析病人及基礎疾病較重的特殊患者給予重點關注。

二、 健康評估

1.評估人員

對於無症狀感染者、輕症患者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全科醫生進行評估。對於重型精神病、孕產婦、兒童由專科(婦科、兒科)或保健科醫師進行評估。

2.評估指導

(1)無症狀感染者

已檢出陽性但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可給予健康宣教,包括如何通風、消毒、手衛生等健康宣教,以及起居調攝、飲食指導、運動指導、情誌調攝、中藥預防等中醫特色指導及干預。

(2)輕症/普通型患者

具有發熱、呼吸道等症狀,無呼吸困難、胸悶等表現。輕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如出現發熱、呼吸道等症狀時可給予一般對症治療。建議感染初期臥床休息,多飲水,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攝入。如出現發熱症狀可給予必要的退熱藥物,根據患者情況,可給予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出現咳嗽、咳痰症狀的可給予相關藥物舒緩症狀。有慢性病的患者需按時服用日常慢病維持治療藥品,如存在緊張焦慮情緒,應加強心理疏導,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輔以藥物治療同時可給予中醫干預指導。

針對兒童:除對症處置外,可以適當採取小兒推拿、穴位按摩、音樂療法等,幫助穩定情緒、保護心理健康。

針對孕婦:隨時關注身心狀態,同時在飲食、情緒心理方面提供諮詢與指導,必要時由專業醫師給予指導。

針對老年人:除新冠症狀外,關注老年人的基礎疾病情況,加強對基礎疾病的干預與健康指導,如指導慢病用藥、飲食習慣、運動鍛鍊等。

針對精神疾病患者:隨時關注精神狀態,由專業醫師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對症處置。

(3)重型/危重型患者

呼吸頻率大於30次/min,存在低氧血症,嚴重者出現呼吸衰竭、休克。將新冠肺炎症狀為主的重症人員及時轉運至定點醫院。

(4)同住人員

對於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的同住人員開展健康宣教,包括如何避免同時空暴露、通風、消毒、手衛生、起居調攝、飲食指導、運動指導、情誌調攝、中醫藥預防等防感染措施。

三、 宣傳告知

通過紙質或電子告知書等方式,告知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相關要求,推送抗原自測視頻、使用手冊、健康防疫知識,指導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規範開展自我檢測、症狀監測,提高防疫技能。告知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日常就醫保障方式、就醫流程以及相關工作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四、 健康管理

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為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提供健康隨訪和遠程診療等服務。開展健康監測,隔日詢問和收集新冠陽性感染人員的體溫、呼吸道症狀、精神狀態等信息,有無呼吸困難、胸悶等表現,直至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自測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陰性。必要時可提供上門巡診,評估健康情況,根據評估情況及時處置。同步做好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同住人員的健康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指導其及時就醫。

五、 轉診指導

對於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出現持續發熱、呼吸困難等危急重症時,應指導患者或家屬通過自駕車、呼叫120急救車等方式按就近原則前往醫療機構救治。對於非危急重症患者,因透析等特殊疾病就醫時,指導其優先前往轄區定點醫院就診,必要時,協助轉診。

六、 結案管理

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自測抗原檢測或核酸檢測陰性後,結束對患者的健康管理,納入社區衛生服務常規健康管理工作範疇。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