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防聯控機制:中西結合救治在縮短核酸轉陰時間等方面具有優勢

2022年12月09日15:43

新京報訊 12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西醫結合醫療服務保障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中新社記者:

中醫藥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奧密克戎疫情應對中,中醫藥特色和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謝謝。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

謝謝。正像您剛才說的,三年來臨床實踐顯示,中醫藥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到現在,中醫藥一直在發揮著重要作用。自2022年1月份我國報導首例奧密克戎變異株在本土傳播以來,奧密克戎變異株逐漸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毒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時組織中醫專家,經過認真研判後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病例的核心病機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通過抓住核心病機,圍繞證候演變規律,早期進行治療,全程深度參加疾病救治和疫情防控。臨床實踐證明,中醫藥及中西結合救治的效果是顯著的,特別是能夠顯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發熱、咽喉疼痛、咳嗽、乏力等症狀,在縮短核酸轉陰時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優勢。

根據疫情的發展,北京、上海、廣東、新疆、西藏等各地中醫藥專家按照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的指導原則,積極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和臨床救治,製定針對當地人群的防治方案,豐富了中醫藥選藥用藥的範圍,這也符合中醫藥“三因製宜”的特點,促進了中醫藥的廣泛使用。同時,加強中醫藥防控科普宣傳,幫助群眾科學合理地使用中醫藥做好健康防護。

在整個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臨床科研一體化推進,持續深化“三藥三方”及相關中成藥的臨床和機理研究,進一步“說清楚、講明白”中醫藥的作用機制和物質基礎。研究表明,中醫藥在抑製病毒入侵和複製、調節免疫反應等相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相關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陸續發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及時總結中醫藥療效,優化救治方案,指導臨床。謝謝!

編輯 鄧淑紅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