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性感染者居家期間要嚴格做到不外出

2022年12月09日03:50

  12月7日,北京市衛健委發佈《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專家指引(第一版)》。指引明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感染者含核酸陽性或抗原陽性。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嚴格做到不外出,謝絕一切探訪。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當陽性感染者出現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超過38.5℃,並持續超過2天;抽搐;呼吸困難或氣促等任一症狀時,需要急診就醫。

  陽性感染者進入家中公共區域應規範佩戴N95口罩

  指引提出,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嚴格做到不外出,謝絕一切探訪。同住人應做好個人防護,一併遵守居家隔離康複管理要求。

  陽性感染者單獨居住在通風良好的房間。衣物、床單、毛巾等用品與他人分開存放、分開洗滌。單獨使用餐具。房間內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以及消毒產品、帶蓋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資。

  陽性感染者進入家中公共區域應規範佩戴N95口罩。同住人與陽性感染者接觸時,或處理其汙染物及汙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做好手衛生。

  各居室應關閉房門獨立開窗通風,房間每日至少上、下午各進行1次開窗通風,每次30分鍾以上。中央空調應關閉迴風,按照全新風模式運行。衛生間內應加強開窗通風,或開啟排氣設備進行通風換氣。每日至少進行1次房間濕式清掃。

  衛生間需做好日常清潔和消毒。坐便器衝水時,先蓋馬桶蓋再衝水。衛生間、廚房的乾濕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時注水,注水後蓋上蓋子,再用注水的塑料袋壓住地漏,或採用矽膠墊等封堵。

  生活垃圾要妥善處理,每次清理垃圾時用雙層塑料袋裝好並紮緊袋口,避免出現遺灑,並對其外表面和封口處消毒後,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膠手套將垃圾放至社區指定位置。

  除生活必需品和藥品外,儘量不要訂購其他快遞。收取快遞、外賣時採取無接觸方式,開門時需規範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並在開門前後做好手衛生。

  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

  指引中提到,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患者以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為主,大多不需要過多治療,一般患者可在家觀察治療,注意臥床休息,加強支持治療,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攝入。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如遇健康問題可向屬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尋求幫助。

  陽性感染者和同住人員每日監測體溫和病情變化,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或原有基礎疾病等明顯加重時,要根據病情對症治療或及時就醫。

  陽性感染者居家康複期間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

  保持心理健康,減少焦慮、恐懼、緊張、煩躁情緒。保持規律的日常作息及娛樂,提高機體免疫力。如果出現情緒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緒影響,可主動與信任的人傾訴獲得心理支持,消除負面情緒。必要時可尋求心理專業人員支持,撥打心理援助熱線。

  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後病程為7天左右

  指引介紹,陽性感染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熱、乾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根據專家臨床經驗,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病程為7天左右,接種過新冠疫苗並完成加強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輕。部分老年人,尤其70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為複雜。

  結合臨床專家意見,針對病毒感染大多採用對症治療,藥物所能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緩解症狀,建議在出現症狀的初期對症用藥。

  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咽痛且明顯影響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兒童可選用相應的混懸液;如果出現咳嗽症狀,建議使用複方鮮竹瀝液、宣肺敗毒顆粒、急支糖漿等;如果出現痰多、咳痰費力症狀,建議使用複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如果咽痛、咽干症狀明顯,建議使用華素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鼻塞流涕症狀明顯,建議使用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噴鼻。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導致慢性病、基礎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礎疾病的人一定要規律用藥,控製好病情。

  指引特別指出,當陽性感染者出現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超過38.5℃,並持續超過2天;體溫35℃及以下;抽搐;呼吸困難或氣促;失語或不能行動;不能甦醒或不能保持清醒;胸部或腹部疼痛;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虛弱或腳步不穩;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婦);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嘔吐超過2天任一症狀時,需要急診就醫。可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或者選擇合適方式前往醫療機構救治。

  備藥清單

  ·出現發熱、頭痛、咽痛且明顯影響休息和睡眠

  可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兒童可選用相應的混懸液

  ·出現咳嗽症狀

  建議使用複方鮮竹瀝液、宣肺敗毒顆粒、急支糖漿等

  ·出現痰多、咳痰費力症狀

  建議使用複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

  ·咽痛、咽干症狀明顯

  建議使用華素片、西瓜霜含片等

  ·鼻塞流涕症狀明顯

  建議使用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噴鼻

  出現任一症狀需要急診就醫

  ·服用退燒藥後仍發燒超過38.5℃,並持續超過2天

  ·體溫35℃及以下

  ·抽搐

  ·呼吸困難或氣促

  ·失語或不能行動

  ·不能甦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胸部或腹部疼痛

  ·頭暈或意識混亂或精神狀態明顯轉變

  ·虛弱或腳步不穩

  ·孕婦的胎兒活動減少或停止(適用於妊娠期24周或以上的孕婦)

  ·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嘔吐超過2天

  釋疑1

  抗原T線顏色較淺代表感染新冠嗎?

  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在家進行新冠抗原自測,發現第二道杠顏色較淺,不清楚是否屬於新冠感染;還有人聽說,較淺意味著不是感染新冠,而是感冒。對此,北京安貞醫院專家進行了答疑。

  北京安貞醫院呼吸科副主任、感染科常務副主任萬鈞表示,每種抗原試劑都具有特異性,新冠抗原試劑,僅是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手段,並不能檢測其他病毒。換言之,新冠抗原試劑只能檢測新冠病毒,不能用於診斷普通感冒等其他病毒感染。

  抗原試劑結果提示C線顯示,說明采樣合格,如果T線出現,無論深淺,只要出現即提示有病毒感染的可能,其顏色的深淺與病毒載量多少並沒有直接相關性,病毒載量的多少需要通過精密的核酸檢測才能確定。

  釋疑2

  為何出現新冠症狀但抗原自測呈陰性?

  近日,有感染新冠後居家隔離的市民表示,自己在出現症狀後進行了抗原自測,結果呈陰性,幾天后再檢測,結果又呈陽性。那麼為何首次未能得出陽性結果?

  對此萬鈞介紹,任何檢測手段都不能達到百分百的準確率。新冠確診常用標準之一是核酸檢測陽性,抗原檢測具有快速篩查的優勢,但與核酸檢測相比敏感性較低,因此可能存在漏診的情況。如患者確實感染新冠,但抗原未能測出,屬於假陰,這與采樣的規範性、試劑盒的敏感性等都有關係。

  萬鈞表示,遇到這種情況,最關鍵的還是觀察症狀:如果症狀輕微,可居家對症處理、適當與家人保持距離;如果症狀嚴重,及時就醫,不要因抗原陰性而大意。

  ■ 探訪

  火車站出京客流有所增長

  乘客:新政策讓出行更方便

  新京報訊 (記者裴劍飛)根據國務院和北京市的防疫要求,目前,北京已不再查驗進返京人員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12月8日上午,記者在北京西站看到,受新政策影響,出京客流有所增長,雖然優化了防疫措施,旅客的防護意識卻並沒有放鬆。

  記者從北京鐵路部門瞭解到,目前,北京各火車站已經落實相關政策,不再查驗進站旅客的健康碼及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進返京人員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取消購票環節進返京限制,各次途經、終到北京列車,恢復辦理到京延長補票業務。

  上午9點,記者在北京西站北廣場前看到,此刻進站旅客不多,廣場上原先的相關防疫提示牌已經撤下,一線崗位的鐵路員工均佩戴N95口罩、防護面罩,穿著防護服為旅客提供服務。

  有些旅客並不是特別清楚新的政策要求,還在向工作人員詢問應該在哪裡掃碼查驗核酸。工作人員告知新要求後,旅客們也表示,這樣的調整確實讓自己的出行方便了許多,不用再特意做核酸了。記者發現,防疫政策調整後,旅客的防護意識有所提升,大家基本都戴了N95口罩,還有不少人穿了防護服、戴了護目鏡。

  目前,出京旅客中有不少高校學生,今年他們都提前放了寒假。隨著防疫措施的更新,他們對這個假期也有了更多期待。還在讀大三的王同學準備利用假期去找一份兼職或實習,多瞭解下未來的職場狀態。還有一些臨近畢業的在校生正備戰研究生或公務員考試,一位身穿防護服的學生告訴記者,雖然防疫措施調整了,但個人防護還是不能少,馬上要備戰考試了,得確保身體健康。

  多名從外地乘火車進京的旅客表示,新政策讓他們出行時方便了不少。一名乘客告訴記者,雖然不查驗核酸證明了,但他在出行前還是自己測了抗原,“瞭解下健康狀態,這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負責任。”還有進京旅客表示,此前她的北京健康寶一直顯示“彈窗3”,無法購票返京,前一天晚上新政策公佈後,彈窗很快就解除了,自己得以順利返京。

  隨著新政策的實施,未來一段時間,鐵路客流也有望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記者從國鐵集團瞭解到,鐵路部門將在取消乘火車出行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的基礎上,密切關注各地疫情防控政策變化,運用12306查詢、購票大數據精準分析客流走勢,做好客車上線準備工作,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列車開行,充分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新京報記者 戴軒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