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多多越來越“土”了
文章來源|鳳凰網財經
ID|finance_ifeng
作者|鳳凰網財經
近日,經過兩個月的緊張賽程,“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決賽結果正式揭曉了。
全球農創客大賽,是一個面向全球農業青年創業創新的全球性賽事品牌,自2020年起每年舉辦一次。“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由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浙江大學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拚多多提供支持。
“農創客大賽”加速農業體系轉型
此次全球農創客大賽,主題為:加速農業體系轉型,助力實現“四個更好”。與第一屆大賽聚焦數字農業技術創新,第二屆大賽關注助力數字鄉村建設相比,第三屆更加聚焦如何能夠加速農業系統轉型,,為所有人實現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和更好生活。
賽事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尼日利亞、肯尼亞等25個國家的選手報名參賽,在激烈的角逐後,7個團隊通過初賽篩選進入決賽!
其中在大賽中拔得頭籌的Hi, Mr. N!團隊展示的是一款用於精準檢測、精準施肥的智慧農業機器人。經過近十年的攻關,該團隊通過實現對氮肥施用的自動化控製,可以節省20%~30%的肥料使用,目前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茶葉、草莓、棉花等多種作物上。

評委會主席貝絲·克勞馥和金牌團隊
傳統農業中,農民全憑經驗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施肥、植保,這不僅會造成作業效率低下,肥水藥浪費嚴重,也難以保障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安全。這個智能農業機器人(Hi, Mr.N)的出現,可以說解決了行業的痛點,推動了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拿金獎實至名歸!
拿銀獎的“區塊鏈+韭菜”團隊,所做的事情是採集韭菜種植的環境、除草、施肥、採摘、物流運輸信息等數據,存儲到區塊鏈上,不可篡改,打破了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隔閡!當前,這套信息管理平台已經推廣給到黃瓜、西紅柿、西瓜等,2023年打算推廣到稻米、生豬等品種。
拿銅獎的是有機蔬菜與有機大米項目,參賽選手是一家長春市創業企業。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有機蔬菜、有機大米種植生產流程!以數字化打通管理、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可以精準計算出一個大棚一天可以產出多少斤蔬菜、花費多少成本。該公司這次參加農創客比賽,有助於把有機蔬菜種植技術推廣到全國。
可以說,全球農創客大賽為年輕企業家和創業者提供了一個舞台,讓他們與世界分享出色的解決方案和成就,以更好的應對農業食物系統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挑戰!這些青年群體也沒有讓人失望,他們在數字農業的創新和創業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參加第三屆全球農創客大賽的評審團、參賽團隊、主持人和嘉賓
拚多多持續加碼農業科技
作為對“全球農創客大賽”提供全方位持續支持的企業,拚多多成立7年多,用戶數已經接近9億。但在發展突飛猛進的同時,公司卻越來越“土”,越來越向著農業深耕。
誠然,大多數電商平台都會涉足農產品,但通過拚多多對於農產品的一攬子策略不難看出,他們想要做的更深、走得更遠。正如拚多多CEO陳磊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們從農產品起家,也始終不會忘記立足農業,對於農業,我們發自內心、持之以恒”!
這幾年,拚多多在農業方向有一系列的動作。第一、先後與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新加坡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浙江大學等頂尖機構和團隊展開合作,在科學種植、農業機器人等領域深入研究;第二、連續舉辦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第三、設立“百億農研”專項,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只為推進農業科技的進步。
目前看,拚多多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台,但還在繼續重倉農業,從“百億補貼”到“百億農研”,拚多多可謂是鉚足了勁!自2022年起,拚多多加大了對高科技農產品的資源傾斜,以銷量反哺科研,世壯燕麥片、煙薯25、西大魔芋、晉穀21號小米等一大批農業院校研發的高科技農產品,成為了重點扶持的對象。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不缺優秀的農業科技技術,但科技如何轉化成實際應用,再跟市場需求準確對接,這算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拚多多現在做的,就是通過重點扶持高科技農產品,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這無疑是一件具有非凡意義的事!
結語
近日,拚多多榮獲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頒發的2022年度創新獎,成為當年該獎項在全球的唯一獲獎者。糧農組織總幹事向拚多多獲獎表示祝賀,稱讚其“在耕作管理和減排技術方面有很多很好的創新實踐,為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句話背後透露的,不僅是對拚多多的認可,更是對拚多多助推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勇擔社會責任的肯定。我們可以預知,農業的發展之路還有很長,往後拚多多與農業的故事還會有更多!而2023的起點,只是這本農業故事書中的其中一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