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物局所屬博物館春節期間均推出延時開放舉措
中新網北京1月21日電 (徐婧)兔年春節,民眾對節日文化活動充滿期待。北京市文物局所屬博物館立足本館特色,本著深度感受“博物館之美”、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目標,均推出延時開放的舉措。為民眾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春節期間,首都博物館開放時間延至晚八點,“春節大吉瑞兔拜年”“紙藝體驗——爆竹聲聲辭舊歲”“伯矩的禮物”等夜場活動將每日舉辦,為觀眾呈現不一樣的“京味兒”春節。同時,該館於1月20日推出的“畫中三千界——首都博物館館藏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甄選館藏明、清兩代道釋人物畫像精品百餘件,以實物展出和數字展示相結合的方式,為觀眾呈現了皇家敕造、民間捐製、文人情懷等多種風格與類型的宗教美術作品。
徐悲鴻紀念館是北京八大名人故居紀念館之一。今年春節,民眾可以在延時開放的時間欣賞“海上客次——徐悲鴻收藏海派繪畫展”。在展出徐悲鴻收藏中的40餘件海派大家的繪畫佳作中,既有海派先驅吳友如主筆的《點石齋畫報》,又有“海上三任”——任熊、任薰、任伯年的人物畫作品,還有海派巨擘吳昌碩的花卉精品,均為首次展出,珍貴豐富的美術作品將為觀眾提供一場難得的藝術之旅。
北京文博交流館(智化寺)曆來是春節期間的觀眾打卡地。經過一年時間的修繕,在春節重張開放。修繕後的智化寺古建築更加壯美,環境更加宜人,展覽也得到了更新完善。為滿足觀眾一年來的熱切期待,節日期間,智化寺每晚將延時開放至19:30,迎接觀眾欣賞智化寺新貌。
“國子文脈——曆代進士文化藝術聯展”正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展出。該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聯合舉辦。展覽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主旨,選取唐代以來進士群體重要作品179件(套),系統展現曆代傑出人物在哲學、經學、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該展覽同時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展出。延時開放期間,廣大觀眾仍可參觀展覽,品味曆代進士的藝術素養。
北京白塔寺是北京曆史文化的地標之一。它與元大都城同時期建造,融彙了尼泊爾、西藏、蒙古、中原建築藝術精華,不僅是北京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元大都曆史文化遺存,也是中外學者公認的研究元朝政治、經濟、曆史、文化、藝術、建築等方面的權威實物證據。節日延時開放期間,民眾除能看到白塔這一著名曆史文物建築外,還能看到“文化使者——阿尼哥畫傳展”,購買到白塔寺豐富的文創產品,把文化帶回家。
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自2022年9月再度對公眾開放以來,一直受到廣大市民的關注。博物館管理團隊在延時開放的時間里,實現了開放內容與常態開放的高度契合,打造系列文物精品組成的展覽展覽、觀眾互動、文創集市的“組合拳”,為廣大觀眾奉獻節日文化大餐。
位於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團城演武廳是北京僅存的集城池、殿宇、亭台、校場為一體的武備建築群,古建藝術風格獨特,夜晚籠罩下更顯巍峨雄偉。新推出的展覽“誌喻金湯——健銳營曆史文化展”詳解介紹了團城演武廳的曆史作用和沿革,讓觀眾在延時開放的時間里感受古人的智慧。
元宵節活動曆來是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五塔寺)的重頭戲。兔年春節。該館推出夜間開放。元宵節當日,以“五塔寺裡過元宵”為主題的活動將延時開放到晚上。夜幕降臨,美妙的燈光穿過坐落於此幾百年的銀杏樹和金剛寶座塔,穿過幾百件形態各異、珍貴精美的石碑石刻文物,向觀眾訴說五塔寺滄桑悠遠的曆史。
為迎接春節到來,大覺寺精心策劃推出了春節民俗展,介紹春節由來和各項民俗活動。此外,春節期間,大覺寺“乾隆皇帝與大覺寺展覽”“追憶百年紅色記憶——大覺寺及周邊紅色史蹟展”將繼續對社會開放。夜遊大覺寺,朦朧月色里的無量壽佛殿、大悲壇、四宜堂,憩雲軒將帶來別樣的感官體驗。
大鍾寺古鍾博物館將於立春(2月4日)延時向觀眾開放。博物館內“覺生寺曆史沿革”“鍾鈴文化展”等展覽將為觀眾展示中國曆史悠久的鍾鈴文化。夜間,大鍾寺大鍾樓內珍藏著的國寶級文物“永樂大鍾”,遍鑄鍾身的漢梵兩種文字佛教經咒銘文將更顯其神秘,讓人們更深切地感受到其鑄造者的虔誠和做工的精湛。
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所屬的遼金城垣遺址和西周燕都遺址春節期間也將向為公眾延時開放,熱鬧的城市節日氛圍與遺址展示區靜謐的環境相襯托,讓觀眾感得到別樣的文化啟迪。
春節假期已至,北京市文物局局屬博物館做好了準備,在延時開放時間段里,歡迎廣大市民來博物館。需要提醒的是,除首都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外,其他博物館均為古建和遺址類型博物館,遊客還可以欣賞夜幕下的文物古建之美。該局特別提醒觀眾及時關注各博物館公眾號,瞭解具體延時開放時間及相關預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