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消費研究|團圓經濟回歸,線上消費展現“新活力”
兔年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意義非凡。人們積蓄三年的消費意願,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得以集中釋放,開啟消費新序章。
這個春節,實體零售、餐飲堂食、跨區旅遊、跨境遊等線下消費全面複蘇,消費實現翻倍增長,傳遞著中國消費複蘇的信心與活力。
作為全年消費的重要風向標,春節消費對全年消費景氣度起著標杆作用,全年消費市場將加速回暖,兔年中國經濟亦將揚眉“兔”氣。

消費者置辦年貨的熱情高漲。
今年春節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的第一個春節,實體零售、餐飲堂食、跨區旅遊等各類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恢復,線上消費也保持旺盛勢頭。
據商務大數據監測,1月上旬,重點零售企業食品、飲料、服裝銷售額環比均增長20%以上。傳統年貨、土特產品、衣帽服飾、鮮花綠植等銷售增長較快,物美質優、性價比高的商品更受歡迎。線上買花成為新年俗,家庭跨省遊和長線出遊都迎來爆髮式增長。
兔年春節,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日符號,更是全年消費景氣度的風向標。線上線下消費複蘇回暖,城市煙火氣正逐漸回歸。
闔家歡消費場景爆發,80後90後年貨記憶慢慢“進化”
根據官方統計,今年春運,有超過20億人次大遷徙。熱騰騰的中國年回來了,煙火氣回來了,團圓經濟也隨之回歸。
節日臨近時,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米面油、瓜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消費保持平穩,傳統年貨、土特產品、衣帽服飾、鮮花綠植等銷售增長較快,物美質優、性價比高的商品更受歡迎,重品質、講實惠的特徵比較明顯。
他還提到,餐飲消費更顯年味。線下餐飲加快恢復,許多餐飲企業推出各類年夜飯套餐,北京、上海、武漢、濟南等地知名老字號飯店年夜飯預訂火爆,部分飯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倍以上;一些餐飲企業推出送餐到家、大廚上門等服務,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年夜飯方面,京東年貨節期間的銷售情況顯示,春節前夕,花膠雞、佛跳牆等吉祥菜熱銷,兔肉製品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50倍,鮑魚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倍,魚成交額同比增長近5倍。生鮮細分品類中,豬肉、海產禮盒、肉製品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了100%。水果品類中,檸檬、柿子、梨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了100%。
淘寶、天貓數據顯示,異地年貨成交保持同比正增長,春節期間,菜鳥除了聯合快遞公司在全國超300城不打烊之外,還通過自營的菜鳥直送,為城市繼續提供次日達、送貨上門服務。數萬家菜鳥驛站春節期間同樣不打烊照常服務。
淘寶食補預製菜搜索量同比增長3.4倍,從內蒙古的帶骨羊肉,到廣東的豬肚靚湯。京東銷售情況顯示,年貨節期間預製菜成交額同比增長47%。其中,肉製品成交額占比33%,肉禽菜餚、海鮮菜餚成交額占比27%、19%。
今年初一到初三,大潤髮的客單價同比增長5.3%。地方特色美食成為暢銷年貨。廣州市民最愛買蛋捲禮盒和益生菌;上海消費者最愛購買油條、蛋餃和肉包;昆明人喜愛購買生鮮和蔬菜,其中鮮活小鮑魚、新鮮後腿上肉、大白菜、香菜、白香蔥最暢銷。濟南人更愛買麵點,饅頭、油條、椰絲包和小籠包最受歡迎。
對不少80後而言,年貨是屬於瓜果糖茶的記憶,而隨著經濟飛迅發展和拜年場景的演變,80後90後的年貨記憶慢慢“進化”至堅果禮盒、預製菜等新潮產品。春節期間,分期樂商城中堅果禮盒等商品的成交同比增長226%,90後買走了商城中一半的堅果禮盒。
樂信CEO肖文傑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雖然悅己消費、孝敬長輩、關愛親友仍然是春節消費的主要趨勢,但伴隨著年輕人對新潮商品、新消費商品的追逐,年貨清單也逐年“升級換代”。

快遞不打烊為消費者送貨。
祥瑞之“兔”成熱銷單品,“雲逛花市”成年輕人新年俗
兔年來了,寅去卯來。不管兔年是不是本命年,只要有了兔年紀念版款就有了年味。年貨節期間,天貓超市的雪兔多肉、“兔子花”仙客來頗受中國家庭追捧,其中,花形酷似兔耳朵的仙客來銷售同比增長超過了10倍。
京東年貨節消費數據也顯示,春節期間,與“兔年”相關產品同比增長了30倍。從用戶參與購買“兔年”相關商品的熱情程度來看,江西、貴州、河南、湖南和廣西的用戶的生肖消費偏好度全國排名靠前。
從“兔年”相關商品的具體品類來看,裝扮“家”的兔子飾品最受消費者歡迎,家居日用產品的消費金額占比最高,近兩成;其次,兔子造型的珠寶首飾品類消費金額占比排名第二,作為祥瑞之獸,兔子成為這個新年最受歡迎的設計形象。
從熱銷的“兔年”相關單品來看,從中透露著濃濃的年味,銷量最高的是每年年貨中必不可少的飲料,而且是特別的兔年賀歲版。
根據淘寶天貓統計,運動戶外產品,假髮穿戴等潮品消費呈現兩位數環比增長。1月以來,“寵物年夜飯”的淘寶搜索量環比高漲42倍;年貨節期間,貓咪對聯單日搜索量破億。年輕人熱衷輕斷網運動、喜歡日拋式變美,追求單向奔赴式養寵的消費趨勢明顯。
今年,“雲逛花市”也成年輕人新年俗。上海的王小姐表示,去年開了幾十公里路,從市場上裝了幾盆年宵花帶回家。今年她不想跑那麼遠了,於是在線上下單了一盆蝴蝶蘭和一盆澳洲臘梅,第二天中午就送到家了。
天貓超市鮮花運營小二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年貨節期間,超過200種年宵花上架天貓超市,從廣東傳統年宵花蝴蝶蘭,雲南的澳洲臘梅,到山東的冬青和四川的銀柳,再到今年的人氣爆款“兔子花”仙客來、雪兔多肉、開運竹、馬醉木等,天貓超市的開運竹、雪柳銷售同比增長都超過了500%,
“前幾天下過霜,怕影響鮮花品質,這幾天花農們正馬不停蹄地在花田採收。”雲南花卉基地許彬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春節期間是基地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今年基地配備了100多位花農,他們白天主要負責採收,晚上進行加工、整理、打包工作。
“今年過年早,元旦前一週,‘年宵花’商品的搜索量翻番,不少人提前選購年宵花。”天貓超市鮮花運營小二介紹,現在很多年宵花瓶插時間長,買回去可以放上幾天,到春節就正好是盛放期,開得極美。
家庭跨省遊、長線出遊爆發,雲南渡假商品成交額漲超14倍
家庭跨省遊、長線出遊爆髮式增長,消費迎來政策優化後第一個小高峰。
在疫情開放後的首個春節里,父母在,不遠遊,變成了“父母在,一起遊 ”。根據飛豬數據,今春最熱門的國內旅遊目的地是成都、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許多南方旅遊景區,遊客人數也都迎來了爆髮式增長。雲南的渡假商品成交額漲了超過14倍,海南春節期間渡假商品訂單量同比增長24%,赴港機票預訂人次同比增長超22倍。來自北京,浙江,四川的遊客最喜歡遊海南,而浙江,廣東,江蘇的遊客更青睞逛雲南。上海,杭州,北京的遊客最中意去香港。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飛豬民宿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260%,大理、麗江、廈門、三亞、北海成民宿預訂最熱城市。飛豬APP上,春節期間國際機票預訂人次同比增長超4倍,辦理簽證的人次同比增長超3.4倍,春節預訂熱度上升最快的境外渡假地為:泰國、馬爾代夫,新西蘭。
徐興鋒提到,今年體驗消費更受歡迎。旅遊、賞劇、觀影、看展、滑雪等過節方式更受青睞。上海、雲南等地一些民宿客房預訂率超過80%。各地劇場、影院人氣持續回升。據燈塔專業版數據,1月26日11時58分,2023春節檔(1月21日-1月27日)總票房(含預售)突破52.63億元,觀影人次突破1億人!市場表現可謂振奮人心,尤其是今年大年初三票房報收11.23億元超過了大年初二票房11.11億元,實現大盤票房逆跌,點燃了市場激情。
飛豬春節項目負責人丁凡表示,今年春節的返鄉出行、假期出遊均呈現出量價齊升的特點,也是繼國慶、元旦之後旅遊市場迎來的新高點。“因為疫情已經3年沒有回家過年了,今年早早就訂好了機票。”來自杭州的張女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今年會帶著男朋友一起回家,“跟親朋好友的飯局都約好了。”
在外辛苦一年,春節假期在家鄉的小城、小鎮過個慢節奏的團圓年是熱門選項。飛豬數據顯示,春節出遊訂單中小城的相關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近兩成。值得一提的是,親子型、攜老型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倍。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稱,穩經濟政策落地見效、生產需求逐步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創新、消費新熱點持續湧現等為消費市場複蘇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看到消費複蘇的客觀規律,消費信心和消費傾向的恢復一般要慢於生產,因此促進消費仍需要長期發力。
肖文傑表示,“我們對分期樂商城1.84億高黏性用戶群體進行分析,其中90後占比超70%,他們多是新職場人、小鎮青年和新市民群體。”他認為,從人群來看,95後作為當前社交生活最活躍、消費潛力最高的一批人群,他們對未來消費預期的積極樂觀,有望成為2023年拉動消費的主力人群。
他還指出,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居民社交、線上線下消費等逐步增多,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消費場景加快恢復,居民消費熱情正在回歸,市場回暖跡象明顯。從短期來看,今年元旦和春節時間相近,在各省市疫情感染過峰和居民出行逐步恢復正常的大背景下,2023年春節期間的消費市場迎來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後的第一個小高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編輯 陳莉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