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里屯酒吧街關停倒計時:顧客打卡告別,老闆依依不捨
極目新聞記者 肖名遠 劉楒睿
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條街,與最繁華的太古裡僅有一街之隔。近些年來,大多數人總是習慣性地走向了左側光明的商業街,僅有少數人會選擇右轉進入昏暗的酒吧街,這裏曾經的熱鬧和輝煌,似乎也少有人記起。
2022年12月25日,一則房屋告知書送到了酒吧街老闆們的手上,要求他們在2023年1月31日前清空並搬離房屋。這更是意味著,有著近28年曆史的三里屯酒吧街,將成為曆史。
酒吧拉客稱“請珍惜最後的時間”
三里屯酒吧北街,與一街相隔的太古裡不同。晚上7時30分,馬路對面人群熙熙攘攘,而這一頭,只有馮耀和他的朋友們零星數人。
35歲的馮耀在酒吧街做拉客生意,碰見路過街口的行人,他都會上前攀談一下,“帥哥,喝酒不?”“美女,來坐坐?雞尾酒很好喝。”
大多數時候,行人都會婉拒馮耀,但也會有人盛情難卻。吳霜和鄭蕾就是這樣在馮耀的帶領下,走進了沿街的一家酒吧。
吳霜與鄭蕾是河北一所大學的大二學生,新年剛過,她們相約來到北京三里屯遊玩,本沒打算喝酒,但走到酒吧街時便被馮耀“黏”上了。熱情的馮耀讓兩個涉世未深的女孩感到害怕,但她們也早就聽聞過三里屯酒吧一條街的故事,因此舉棋不定。
“這裏馬上就要拆了,要珍惜最後的時間。”馮耀這一句話,讓兩位女孩決定最後體驗一下。
“哥哥,我們就喝點雞尾酒。”坐下後,吳霜說。馮耀則看了一眼空無一人的街道,想著今晚或許再沒客可拉,便自告奮勇前去為兩人調製雞尾酒。
河北人馮耀自稱是個10年老北漂。他十分熟悉三里屯的曆史,一部分是他自己經曆的,另一部分則通過前輩們口口相傳。他說,三里屯因距老北京城內城三里地而得名。最開始都不曾有人想到,這個隨意而取的名字,有一天會代表著時尚、文化、潮流、商業。

上世紀90年代,為了發展街道經濟,三里屯南北向的主路上建起了一排大開間的臨街商舖,開始了特色市場的試驗。北面的三里屯路,由於外交公寓有大量外國人聚居,第一家酒吧於1995年在此開業。這裏提供“洋酒”與“西餐”,酒吧名字與酒水單也多是英文——來這裏消費的顧客中外國人占了95%。
“對他們來說,這是中國開放的標誌之一。”馮耀說,1996年,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將工人體育場選為球隊主場,附近的酒吧借此成為了球迷的聚會之處。1998年的世界盃期間,每一家酒吧都夜夜爆滿。
那時候,在夜晚的三里屯散發著年輕、鮮活、圓融的光芒,“夜經濟”在那時就已經開始發光。
每一批拉來的客人,馮耀可以從酒吧拿到不同程度的提成。“最高的能有20%。”
“我們的青春年華都在這裏”
2022年12月25日,一則限期騰退房屋告知書送到了酒吧街老闆們的手上。
通知顯示,按照市區自建房屋專項整治工作要求,經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酒吧街房屋安全狀況進行綜合鑒定,鑒定結果為D級,房屋結構安全性已不適合經營,嚴重影響整體安全。通知還寫到,相關承租方需要在2023年1月31日前清空租賃房屋內物品(包括但不限於可移動可拆卸物品、裝修裝飾、設施設備)並搬離房屋。

相關通知書
這意味著,有著近28年曆史的三里屯酒吧街,將成為曆史。
酒吧老闆方倫也在朋友圈發佈了這一消息。一則中文告別,一則英文告別,方倫向曾經在他酒吧消費過的顧客表示了感謝。並且,表示如果有顧客存酒在酒吧,可以與他聯繫。
而在大眾點評上,有顧客得知方倫的酒吧即將關門,也前往酒吧打卡作最後的紀念。“我們的青春年華都在這裏……”顧客留言道。

方倫在朋友圈發佈的消息(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截至1月29日晚7時許,三里屯酒吧街沿街酒吧已關閉了3家,其中便包括方倫的店舖。而尚在經營的酒吧,也僅有老闆一人打理,店內也僅稀稀落落坐著三兩人,他們大多是因為酒吧街即將拆遷前來打卡的。
48歲的何玉的店舖在酒吧街的街尾,店面不大,只有100多平方米。短髮、戴著眼鏡、十分乾練,這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馮耀說,何玉的酒吧是女孩子們比較喜歡來的地方,“因為是女老闆,會覺得安全一些。”
2021年,何玉從餐飲業轉行,接手了如今這家酒吧。學習調酒、選擇內飾、選擇酒品,她都是現學。一直以來她都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有所回報。
何玉說,在整改通知發佈之前,酒吧街每到夜色時就會十分熱鬧,酒吧駐唱、舞蹈表演都會吸引路人前來。

何玉的酒吧曾經有駐唱歌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當時我們店裡有一個駐唱歌手,名叫蝶長,他現在參加中國好聲音出名了。”何玉說,像蝶長這樣的追夢歌手,酒吧街上比比皆是。
酒吧街進入倒計時
隨著通知的發佈,三里屯酒吧街正式進入倒計時。每一家酒吧都撤去了駐唱歌手,甚至服務員都全部辭去。
“我店裡以前有三個服務員。”何玉說,服務員每人月薪8000元,加上房租,每個月何玉便需要在這一塊支出近3萬元。後來無力負擔,她只得自己親力親為,又當老闆又當酒保又當服務員。
“生活總是往前,再過幾年,兒子和女兒都去讀大學了,自己就可以退休養老了。”何玉說,已在威海已經置辦了一處房產,到時候看看海,開心地度過晚年。”
馮耀現在也在思考,自己該如何轉行。“這麼多年,練出了個嘴皮子,或許以後去賣化妝品吧。”馮耀打趣道。
而對於吳霜和鄭蕾這樣的遊客,三里屯酒吧街只是臨時的娛樂場所,她們會覺得這裏拆遷了有些可惜,但也並不會在心裡難受。
1月29日晚,何玉酒吧廁所洗手池的洗手液已經空不見底,她也不打算再添置。酒櫃上顧客存的洋酒,也讓她十分頭痛,只得一一給顧客發通知讓他們取走。
在忙碌之餘,酒吧街的老闆們還會偶爾串串門,聊聊未來。
有老闆說,自己想重新選址,讓老顧客們有個家;也有老闆想換個行業幹一干。他們天南海北地聊著,有人說,自己有老顧客回來看了看;也有老闆說,自己這幾天已經在慢慢地搬走東西。
就像何玉說的,她無條件支持相關政策,雖然離開這樣一個地方她很不捨,但生活仍需要繼續下去。就像他們感慨的一樣,這條酒吧北街可能將再也等不來右轉的客人,但大家也將告別深夜的月光,擁抱屬於自己未來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