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媒:俄烏衝突是一場走向錯誤的戰爭
【加媒:#俄烏衝突是一場走向錯誤的戰爭#】《加拿大面面觀》雜誌網站1月29日發表題為《誤入歧途的烏克蘭戰爭》的文章,作者是克里斯·赫奇斯。全文摘編如下: 處於終極衰落的帝國會從一場軍事慘敗迅速進入下一場軍事慘敗。烏克蘭衝突——想重新確立美國全球霸權的又一次失敗嚐試——符合這種帝國衰落的模式。危險在於,局面看起來越可怕,美國就越會使衝突升級,從而有可能挑起與俄羅斯的公開對抗。如果俄羅斯對鄰近烏克蘭的北約各國的補給和訓練基地發動報復性攻擊,或者使用戰術核武器,北約幾乎肯定會作出回應——攻擊俄羅斯部隊。我們將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導致一場核浩劫。 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始於彈藥和攻擊性武器之類基本裝備。然而,美國總統喬·拜登政府很快越過了幾條自己設定的紅線,向烏克蘭提供了一大批致命性戰爭機器。 自2022年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國會已批準向烏克蘭及盟國提供超過113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的670億美元已經撥付軍事開支。目前有28個國家向烏克蘭輸送武器。除澳州、加拿大和美國之外,其餘都在歐洲。 向烏克蘭提供的尖端軍事裝備和援助的迅速升級對北約聯盟來說並非好兆頭。要訓練烏克蘭部隊操作和協調使用這些武器系統,需要的時間即便不是數年,也要好幾個月。坦克戰是需要精心策劃的複雜作戰行動。裝甲部隊必須與空中力量、軍艦、步兵和炮兵部隊密切協同配合。 北約軍事指揮官明白,將這些武器系統投入戰爭並不會改變戰爭局面,而這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數百英里戰線上的炮火對決所決定的局面頂多是個僵局。採購這些武器系統(若算上訓練和維護費用,一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耗資1000萬美元)只是讓武器製造商的利潤增加。在烏克蘭使用能夠讓這些武器在戰場條件下得到檢驗,從而使這場戰爭成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之類武器製造商的實驗室。這一切對北約和軍火企業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對烏克蘭用處並不大。 在華盛頓的官員要求支持作為自由和民主堡壘的烏克蘭,他們近乎歇斯底裡的呼聲是對美利堅帝國明顯的腐朽和衰落的回應。美國戰爭罪行、酷刑、經濟衰落、社會分裂(包括2021年1月6日衝擊國會的暴亂、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拙劣反應、人口預期壽命不斷下降和造成多人傷亡的惡性槍擊事件的肆虐)以及從越南到阿富汗的一系列軍事失敗,都廣為人知。這一切都摧毀了美國的全球威望。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在全球各地搞的政變、政治暗殺、選舉舞弊、抹黑宣傳、勒索、綁架、殘暴的平叛攻勢、美國許可的大屠殺、黑牢的酷刑、代理人戰爭和軍事幹預等等,從未導致民主政府的建立。相反,這些干預導致2000多萬人喪生,並在全球引發了對美帝國主義的反感。 在絕望中,美國這個沒落帝國向戰爭機器注入了越來越多的資金。 美國的兩大執政黨(共和黨和民主黨)依賴軍工企業提供的競選經費,也在地方各州和各地區面臨來自武器製造商的壓力。 這些軍工企業利用選區的選民來通過數額龐大的軍費開支預算。政客們敏銳地意識到,挑戰永久的戰時經濟會被當做不愛國而受到攻擊,而且通常是一種政治自殺行為。 法國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西蒙娜·魏爾在《伊利亞特,即力量之詩》中寫道:“受戰爭奴役的靈魂亟需解脫,但解脫本身似乎是毀滅的一個極端和悲慘的方面。” 事實將證明,通過削弱俄羅斯來重塑歐洲和改變全球力量對比的計劃,跟旨在重塑中東的失敗計劃如出一轍。該計劃正在加劇全球食品危機,並以接近兩位數的通脹率摧毀歐洲。它再次暴露了美國的無能及其統治寡頭的破產。作為抗衡美國的力量,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伊朗等國正在擺脫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暴政,此舉將在美國引發經濟和社會災難。 華盛頓正在提供越來越尖端的武器系統和以數十億美元計的援助,想拯救烏克蘭,但更重要的是,拯救美國自己,但這都將是徒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