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濕地日|週末去哪兒玩?北京的濕地遊景點都在這兒了

2023年02月02日10:00

今天是“世界濕地日”。濕地承載著重要生態功能,是鳥類的棲息地和自然繁殖場所,也具有生態環境調節的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肺”。

根據2020年度“國土三調”調查成果,按照《濕地公約》口徑統計,北京濕地面積為6.21萬公頃,和2008年濕地資源調查相比增加了1.07萬公頃。

這為北京近50%的植物種類、76%的野生動物種類提供了生長棲息環境。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截至2020年,北京共記錄到濕地野生動物5類23目36科202種。包括麋鹿、大鯢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共16種。在濕地鳥類中,屬國家I級保護的3種,屬國家II級保護11種。濕地植物(濕生、水生植物)70科206屬369種。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五年,北京市超額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成溫榆河公園一期等一批大尺度綠化空間,國家植物園正式揭牌,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8%,綠色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底色。

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濕地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小區為補充的北京濕地保護體系已基本形成。根據《北京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北京已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

春季,野鴨湖景區內的鳥、山、草宛如油畫。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北京中心城區,完成了西城區西海濕地公園、亞運村小微濕地建設;在平原地區,城市副中心、新機場、永定河流域等重點區域,建設大尺度森林濕地,構建“林水相依、林水相融、藍綠交織”的自然生態系統;在生態涵養區和京津冀交界地區,推進延慶野鴨湖、密雲穆家峪、大興長子營等濕地公園建設,加強濕地生態保育,進一步優化濕地生態功能。“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恢復建設濕地1.2萬餘公頃。

濕地也成為了市民們短途親近自然的不二選擇。2023年的春天即將到來,再過一天就是週末。拍者君整理了不少短途濕地遊覽區。想像著走在棧道上,風拂蘆葦、水鳥翩躚、魚翔淺底的畫面,舒適愜意。

遠到野鴨湖,近到北海公園,大大小小的濕地風景區都在這裏了,快來收藏打卡吧!

野鴨湖濕地公園 官廳水庫

野鴨湖是全國“熱門觀鳥目的地”之一,這裏是東亞-澳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有大量候鳥在此棲息停留。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鳥類共計有348種。有大鴇、金雕、白天鵝、灰鶴,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黑鸛、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

春季,藍天,遠山,金色蘆葦……讓人神迷。

2019年3月12日,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在野鴨湖濕地公園放歸了2只大天鵝和2只小天鵝。

冬季,丹頂鶴在景區內。

2021年4月30日,中外嘉賓和延慶徒步愛好者共同參加了“相約北京冬奧,歡聚美麗延慶”上合使節健步走活動。

冬季,空中飛舞的野鴨。

官廳水庫也是候鳥春季北上、秋季南下遷徙過程中的休憩地,也被人們戲稱為“天鵝湖”。

秋季,水庫附近玉米地還沒有收割,一群灰鶴落在玉米地旁。

秋季,灰鶴降落時以家庭為單位,隊形整齊。

秋季,大天鵝正準備降落在官廳水庫。

秋季,暮色中,一群候鳥掠過群山。

密雲水庫

說到密雲水庫,首先想到的就是肥美新鮮的水庫魚,真是忍不住流口水。密雲水庫也是國家重要濕地,調節區域水生態平衡,也是北京市民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

圍繞水庫還建成了一條110公里長的環湖公路,沿環湖公路繞行,可以看到整個密雲水庫,猶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

夏季,航拍密雲水庫大壩,山清水秀,藍天白雲,彷彿伸手就能摸到朵朵白雲。

夏季,船工和水面保潔員駕著手划船在清理水面漂浮物。手持打撈網的水面保潔員站在船頭彷彿俠客一般。

夏季,水面上隊員駕艇巡邏,橋上S5列車飛馳而過。

冬季,密雲水庫水面出現冰裂冰泡景象。

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翠湖濕地公園將轄區劃分為開放區、封育保護區和封閉區三部分。開放區每週有三天對公眾限時開放,每天限300個名額,個人家庭或者團體可以網上預約免費入園。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開玩笑稱,“賊難預約,開號要秒點”,其人氣可見一斑。

隨著環境改善,過境翠湖濕地的鳥類種群及數量持續增加,目前,翠湖濕地已成為北京市區鴻雁、蒼鷺、普通鸕鶿最大的自然繁殖場所。

春季,水鳥在湖中暢遊。

春季,一對大雁掠過湖面。

春季,大雁“夫婦”帶著寶寶在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林間小路上漫步。

2022年3月4日,北京市2022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宣傳活動在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舉行,嘉賓現場放飛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環頸雉。

琉璃河濕地公園

琉璃河濕地公園是近些年剛建成的濕地公園,水天一色,風景極好。2020年,三對六隻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房山區大石河,這種鳥類全球僅存不到八百隻,像大熊貓一樣珍貴。

秋季,白骨頂雞在湖面戲水、覓食。

春季,飛翔在蘆葦蕩中的赤頸鴨。

2020年3月,三對六隻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現身房山區大石河,這種鳥類全球僅存不到八百隻,像大熊貓一樣珍貴。一對青頭潛鴨在水面遊弋,由於青頭潛鴨膽小,常常躲進蘆葦中,一天難覓蹤跡。

春季,不少鳥類愛好者架起望遠鏡和長焦距鏡頭在遠距離觀鳥、拍攝。

秋季,白骨頂雞在湖面戲水、覓食。

永定河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十幾年前,永定河一度乾涸斷流,河道沙化嚴重,以至多部影視劇都在此拍攝沙漠場面。經過數年治理,永定河通水河長增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沿著永定河,建立了多個公園、風景區,供市民遊覽放鬆。

春季,房山線地鐵列車行駛過永定河。

夏季,一隻水鳥在永定河上飛翔。

秋季,永定河宛平湖濕地公園蘆花飄蕩葦葉黃,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秋季,遊人欣賞蘆花飄蕩,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除了這些生態涵養區與平原地區的濕地保護區,在城市公園里也有很多小型的濕地。

春天就要到了,早櫻即將開放,鴛鴦、野鴨、天鵝也會成群成對在湖中嬉戲,感受陽光灑在身上,呼吸著帶有泥土芳香的空氣...已經開始期待春遊了!

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中大錦鯉和鴨子組成的獨特組合,讓人過目難忘;春季,北京雨燕來訪,在北海公園古建築的梁、檁、椽中繁衍生息。7月後,北京雨燕陸續飛往南非高原,完成1.5萬公里的遷徙,再見就是來年2月。

夏季,祥和的藍天白雲。

夏季,遊客在搖櫓船上近距離觀賞盛開的荷花。

春季,一隻錦鯉張大嘴巴,像是跟路過的鴨子問了聲好。

夏季,一隻麻雀飛向蓮葉上的同伴。

冬季,兔子冰車受到遊客歡迎。

什刹海西海濕地公園

西海濕地公園位於北京市德勝門西什刹海西海,這是核心城區唯一的一處濕地公園。

西海的荷花讓人陶醉,順著木棧道,站在平台上,探出身子,手基本可以夠到水面的荷葉,零距離感受什刹海。聞著荷香,感受微風,老舍筆下什刹海的如畫風景回來了。

夏季,西海濕地公園荷花綻放。

夏季,市民在觀賞荷花。

夏季,西海盛開的荷花。

夏季烈日下,母鴨在給休息的小鴨們遮陽。

頤和園

頤和園也是市民放鬆身心的熱門地點。作為皇家園林的傑出代表,頤和園的景觀設計、建築佈局都有獨特的考究。打盹的貓、湖中的鴛鴦、林中的遊客,好一幅沉靜和諧的遊園圖景~

秋季,兩隻貓在假山上打盹。

秋季,遊客走過一棵變紅的楓樹。

冬季,水鳥在半冰封的湖面嬉戲。

冬季,遊客在欣賞湖面的水鳥。

冬季,黑天鵝、綠頭鴨、鴛鴦在湖水中嬉戲。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奧森的四季各有特色,春日的櫻花、夏日的向日葵、秋日的黃葉黃花、冬日的靜謐暖陽,頗有一種蕭瑟之美。

春季,天氣晴好,市民賞花拍照。

春季,山桃花正處盛放期,市民賞花,拍攝。

夏季,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花田野趣”景區,遊客在花叢中留影遊玩。

夏季,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花田野趣”景區,遊客在花叢中留影遊玩。

秋季,市民身著漢服在白蠟樹前拍照。

冬季,野鴨在湖中遊弋。

大運河森林公園

騎行、露營、划船、散步、蘆葦叢前拍照打卡,現代娛樂一樣不少!園中還有濕地望遠鏡,用來近距離觀察濕地生物。

夏季,遊船在運河上行駛。

夏季,遊客欣賞運河美景。

秋季,遊客在橋上觀景,橋上還放置了濕地望遠鏡,便於遊客觀察野生動植物。

秋季,市民在大運河森林公園騎行。

秋季,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月島觀景平台上俯瞰大運河美景。

蓮花池公園

蓮花池公園緊鄰北京西站,是古遺址公園,距今有3000多年曆史,自古就有“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之說。園中一片月季花在春日綻放,旁邊映著朱紅長廊,是個拍照的好地方~

附近的居民不時會在這裏演奏樂器。坐在納涼長廊,望著園中的綠植、池水以及不遠處北京西站的仿古建築,別有一番風味。

春季,一位市民在園內吹奏樂器。

春季,不少市民在納涼觀景。

春季,細雨中,一隻鴨子一隻腳站立在木筏上,好像在做“站樁”練習。

春季,一隻水鳥站立在水泥樁上,等待著獵物的出現。

春季,月季盛開,遊人紛紛與鮮花合影。在長廊的映襯下,形成一幅優美的畫卷。

馬家灣濕地公園

治理後的蕭太后河緩緩流過馬家灣濕地公園。曾經,它是沒有牛奶的“牛奶河”,經過治理改善後,大尺度增綠,呈現出現在的天藍、水清、景美,這裏也是附近居民休閑放鬆的好地方。

夏季,馬家灣濕地公園水波蕩漾。

冬季,幾隻小狗乖乖地趴在石頭上合影。

冬季,家長帶著孩子在蘆葦叢前玩耍。

冬季,一位遊客舉著氣球走過蘆葦叢。

南海子公園

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濕地公園,麋鹿苑是南海子公園的特色。這裏也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驛站,每年2、3月,天鵝從南向北遷徙時會在此休息,每天能觀察到幾十至上百隻天鵝。

去年3月,三種天鵝齊聚南海子公園,引起觀鳥界的不小轟動,還有攝影發燒友守了14個小時只為拍出大片。

夏季,麋鹿正在草地和濕地中覓食活動。

夏季,麋鹿苑保護區內,麋鹿正在草地和濕地中覓食活動。

春季,園內飛來一群鴻雁。

春季,園內散養的孔雀,這裏儼然是鳥獸們的天堂。

溫榆河公園

溫榆河公園在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占地30平方公里,是北京最大的“綠肺”。2021年12月,白天鵝首次造訪、2022年7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種東方白鸛首次現身溫榆河公園。目前,溫榆河公園區域已經觀測到超過六百種動植物了。

園內還有12平方公里集中連片的生態空間,供市民休閑娛樂。露營、飛盤,再也不用擔心沒地方“撒歡兒”了。

夏季,花溪錦田雲霧景觀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夏季,一位女士在淺水中納涼。

夏季,遊客在湖邊留影,旁邊一位小朋友鑽樹洞。

冬季,天鵝遊到岸邊看著過往遊客,不少遊客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冬季,一隻天鵝正在水中覓食。

玉淵潭公園

前幾天,玉淵潭已有兩株早櫻綻放迎春。3、4月份,是玉淵潭櫻花的盛花期,也是最佳觀賞期。一片浪漫的粉色花海,彷彿世外桃源一般。

每年的這個時候,玉淵潭的遊客都“人從眾”。為了避免其他遊客搶鏡,大家可以提前想想怎麼拍出美圖,不過還是建議大家錯峰遊覽哦。

春季,園內櫻花盛開遊客如織。

春季,園內早櫻進入盛花期,遊客在櫻花樹下拍照。

春季,戴勝鳥攜幼鳥“入住”玉淵潭公園。

春季,三隻野鴨飛在空中“欣賞”盛開的櫻花。

記者 薛珺 浦峰 王子誠 李木易 陶冉 王飛 王遠征 王貴彬 王嘉寧 鄭新洽 通訊員 李理 攝影報導

編輯 鄭新洽 張湘涓

校對 李立軍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