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舒肝、護肝試試呼吸吐納法
今日立春,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時節,春回大地,一年之始,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
“五臟與自然界四時陰陽相通應。肝主春,與春氣相通應。”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醒,春季養生,在精神、飲食、起居諸方面,都必須順應春氣的生發和肝氣的暢達之性,保持情誌舒暢,戒暴怒憂鬱。
肝臟養生,首要舒肝,重視情誌調養。“人們要保持情緒穩定,調節控製不良情緒,保持積極向上、愉悅寧靜的精神狀態,減少焦慮。在日常生活中,欣賞字畫、養花種草、旅遊等方式可以幫助人們穩定情緒。”
飲食上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損傷肝氣,可適量食用青色、酸味食品,如春季應季綠色蔬菜、香椿、韭菜、菠菜、豆芽等,酸味食物如醋、烏梅、山楂、木瓜等。春季稍食酸,可開胃助消化,但不宜過量,以免酸澀收斂,影響肝氣升發。
“肝開竅於目,肝臟養生應注意眼睛的保健。”李金輝表示,工作學習每隔1小時,應讓眼睛休息5-10分鍾。此外,“臥則血歸於肝”,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於養肝,子時(23:00)前就寢,睡好子午覺有助於血歸於肝以養肝臟。
這裏,李金輝給大家介紹一些春季養肝小妙招。
✦玫瑰花茶
製作方式:玫瑰花適量,代茶飲。
玫瑰花,性溫,味微苦、甘,入肝、脾經。有疏肝解鬱、活血止痛、化瘀、理氣、醒脾和胃、調經的功效,尤宜於肝氣鬱結所致肝胃氣痛、月經不調、經前乳房脹痛者。
✦枸杞子菊花茶
製作方式:枸杞子、菊花適量,代茶飲。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益精血的功效,尤宜於肝腎陰虛、精血不足、早衰、目干、目澀、目昏者。菊花,性微寒、辛,味甘、苦,入肺、肝經,有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尤宜於肝陽眩暈、肝風實證、目赤昏花等。二者代茶飲可滋補肝腎,清肝明目。
✦呼吸吐納法
六字訣呼吸吐納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該法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其中,“噓”字法有助於肝臟養生。
練習方法:站立位,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相疊於丹田,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足大趾稍用力抓地,鼻吸口呼,口中默念“噓”字,每次可練習30-60個呼吸週期。此方法可以疏通肝臟氣機,行氣導滯,活血化瘀。
✦按摩太衝穴
太衝穴為足厥陰肝經的原穴,位於足背第1、第2蹠骨間,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中。有平肝息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常以拇指掐揉按摩此穴,每次30-50下,兩腳交替進行,可疏肝解鬱消氣,女性抑鬱、生氣,痛經者及肝火濕熱重者尤宜。
✦推搓兩肋
肝經從兩肋經過,推搓此處能刺激大包穴和章門穴,有助於肝經氣血運行,有疏肝解鬱的功效。
操作方法:雙手分別置於胸部兩側,沿肋間隙,自上而下,來回推搓,每次20-30下,搓摩時注意闊胸。此法操作簡單,情緒壓抑,肝氣鬱積、兩肋疼痛者尤宜。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