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遊複蘇,東南亞多國期待中國遊客到來
這個春節假期,來自上海的歸華再次徜徉在風光旖旎的泰國普吉島上。這也是三年來他們一家四口的首次出國遊。
“三年之後重遊泰國,這種感覺熟悉又陌生,像是見到了‘老朋友’。”她說。
同樣選擇去普吉島過春節的李淩(化名)也有同樣的感受,“和記憶中的泰國一模一樣”。
今年春節期間出境旅遊的熱度持續上漲,尤其是以東南亞國家為目的地的出境遊,表現頗為搶眼。機構數據顯示,1月8日的出入境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628%,創下了2020年3月以來的紀錄。而目前中國出境遊客中,前往泰國的幾乎占到一半。時隔三年,出境遊終於迎來“複蘇”。
1月8日,中國正式取消入境後集中隔離。出境遊放開後,有人去普吉島感受溫暖的海風,有人去馬爾代夫擁抱碧藍澄澈的海灘。這個春節,東南亞旅遊市場真真實實地火了。
春秋航空負責人表示,國內前往東南亞的航班在春節期間都非常受歡迎,1月18日上海到普吉的首次航班客座率就達到了97%,1月20日廣州到曼穀的航班客座率更達到100%。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各國都在熱烈歡迎中國遊客。無論是旅遊熱還是消費潮,都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國家發展的信心,也讓各國人民看到了中國經濟複蘇的強勁動力和中國經濟向好的世界意義。

時隔三年再去普吉島 猶如見到“老朋友”
普吉島位於泰國南部,周邊擁有30多個離島,是泰國最大也是開發最早的海島,因為擁有眾多天然的美麗海灘和椰林,被譽為“安達曼群島的明珠”,深受世界各地遊客青睞。
這次旅行,李淩一家和另外兩家好友玩得意猶未盡。島上項目非常豐富,野生動物也很多,孩子們不僅近距離接觸到了蜥蜴、孔雀、野馬、野牛等各種動物,還在島上玩起了叢林飛躍。李淩表示,好友5歲的兒子直呼“好玩兒”。
普吉島上,李淩和好友一行九人住進了一家非常原生態的酒店,“整個酒店都被蝴蝶圍繞”。甚至不需要浮潛,就可以看到海里各式各樣的小魚和珊瑚。“我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同樣的價格,在國內肯定住不到這樣環境的海島酒店。”她說。
統計數據顯示,近半個月中國赴泰國旅遊落地簽證申請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購買泰國旅遊產品的人數同比增長了10倍。泰國衛生部、旅遊與體育部等多部門表示,中國遊客正逐漸回歸。
當地人對中國遊客的回歸也是翹首以待。李淩和好友們在逛當地最大的班讚海鮮市場時,立刻被一群商販圍住。泰國小哥非常熱情,用中文向他們推銷,甚至還會網絡用語。“他們會說,‘兄弟、老鐵,你們一定要到我們家來’,我們聽到都驚呆了。”李淩說,有的商販還會開玩笑地說,他已經等了中國遊客都三年了。
歸華也有同感,旅行途中搭乘出租車,司機還問他們,“中國客人是不是都可以出來了?什麼時候都回來?”該司機表示很期待中國遊客的到來。
就在1月9日,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廷、泰國交通部長奇喬布,以及旅遊與體育部長皮帕也一同到機場接機,歡迎開放後的首批中國旅客赴泰旅遊。
不過李淩也感受到疫情對當地的影響。“很明顯的一個情況就是我們以前去泰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比較常見的,但是這次去基本上只能用泰銖現金。”她說。
歸華看到的更多是島上渡假村的沒落,“普吉島作為著名的渡假勝地,這三年確實凋零不少,有一些渡假村你能想像到它們原來輝煌的樣子,現在也沒落了。估計這三年疫情的打擊非常大,目前也是在緩慢恢復吧。”
目前泰國已取消強製性要求佩戴口罩的政策,但李淩一家此次出行仍然帶了不少N95口罩,“在泰國大街上已經沒有人戴口罩了,但在飛機上大家還是會戴上口罩,因為都是國內的同胞,還是會有戴口罩的習慣。”
這次春節,普吉島安排了不少中國新年元素。在當地最大的購物中心裡,李淩看到不少商家都掛起了紅燈籠和漢字,“在這邊也感受到了中國新年的氛圍,挺不錯的。”

“其實泰國對我來說算是很熟悉的一個地方。這種熟悉感會帶來很強的安全感,同時因為太長時間沒有去了,那種新鮮感、久違的感受又讓人很激動。當在酒店裡看到椰林、樹影、燈光、音樂,再加上滿目的各種膚色的遊客,那種正常生活回來了的感覺撲面而來,真的特別好。”歸華說。
泰國國家旅遊局局長育塔薩稱,2023年是泰國旅遊年,遊客人數預期將達到2500萬人次,中國是重要客源國。“隨著中國公民出境遊有序恢復,中國遊客回歸將助力泰國旅遊業加快複蘇,促進泰國經濟增長。”育塔薩說。
出發前備足藥品 當地人看到中國遊客很激動
同樣以陽光、沙灘和海島聞名的馬爾代夫與斯里蘭卡也將中國視作重要國際遊客來源地。
去年12月中旬,看到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的消息,來自廈門的林靖馬上開始計劃出境遊。當時國內不再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他沒想到,很快國家就發佈了從1月8日起不再進行入境集中隔離的消息。
林靖出發的時間是去年12月21日,剛好臨近聖誕節,機票和酒店都很貴,航班選擇也不是很多。
經過各種對比,林靖和家人最終選擇馬爾代夫作為出境遊的第一站。“價格相比以往貴,但也不會貴得特別離譜。”她說。
“落地那一刻我特別激動,這是時隔三年後我第一次踏出國門。”因為出發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放開,林靖一度很擔心出關的時候會不會放行,但整個通關過程非常順利。
林靖是朋友眼中的旅遊達人,之前每年都會去很多國家旅遊。“上次出國還是2019年的國慶假期,當時我去了一趟歐洲。”雖然這三年沒出國,但林靖在國內還是玩了很多地方,包括新疆、西藏等。2020年她原本定了去北海道,疫情暴發之後被迫取消。
到了馬爾代夫,當地人經常會問他們來自哪裡,當林靖告訴他們來自中國的時候,當地人很是激動。“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有很多中國的客人和朋友,但是這三年都沒有出來遊玩。我們是他們見到的第一批從中國過來的人。”林靖說。

在馬爾代夫玩了10天,林靖和姐姐帶著兒子和外甥選擇轉站斯里蘭卡。馬爾代夫是海島渡假,斯里蘭卡是文化之旅,兩個國家的特色大不相同,但又可以互補。“我們之前就聽說如果想帶小孩去經曆大自然,跟動物近距離接觸,去做一些探險,一定要選斯里蘭卡,所以就來了。”
去斯里蘭卡簽證也十分簡單,林靖表示只需在網上申請電子旅遊簽(ETA)就行。她說,五分鍾就搞定了4個人的簽證,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斯里蘭卡的物價很低,文化項目非常豐富,這是林靖一開始沒有想到的。“不過這次來斯里蘭卡發現中國人很少。我們算是第一批去斯里蘭卡的中國人。”
當地居民十分熱情好客。在斯里蘭卡攀爬獅子岩的時候,路邊很多當地居民、學生,以及歐美、日本的遊客,看到林靖他們都會用中文說“你好”。“作為當時唯一的中國人,我們其實是蠻驕傲的,感覺他們對中國的印象都非常好,對我們也非常友好。那一刻,確實有一種‘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的感覺。”她說。
林靖的兒子和外甥則特意穿上了寫著“SRI LANKA”的T恤衫。在國家公園,兩個小朋友近距離接觸了大象、孔雀、豪豬、鱷魚以及梅花鹿,十分興奮。林靖十歲的外甥玩得非常開心,他說:“斯里蘭卡的動物真多,不愧是2019年評選的最佳旅行目的地。”
林靖的兒子則在旅行途中邊玩邊學。在康提,他還參加了世界青少年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並榮獲中國區總決賽金獎。林靖稱兒子十分開心,連說“斯里蘭卡是我的福地”。
“其實旅遊過程中我們肯定是擔心會被感染的。”林靖表示,出發之前她和家人準備了一大包藥品和物資,包括布洛芬、連花清瘟、抗原試劑、KN95口罩等。保險也是買了包含新冠治療費用的。除了做足充分的物質準備之外,他們也做足了心理準備,“因為當時身邊零零星星有很多親戚朋友感染,所以我們大概知道是什麼樣的症狀,要怎樣去應對,所以並沒有很害怕。”林靖說。
雖然目前斯里蘭卡不再強製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但當地人對疫情還是比較小心和謹慎。斯里蘭卡酒店入口處仍然會配置消毒液供手部消毒。林靖一行在開車的途中仍能看到放學的學生戴著口罩,“在馬爾代夫就看不到這樣的情況,像馬累的街頭基本上是沒有人戴口罩的。”林靖說。
每到達一站,林靖都會把旅行見聞分享到朋友圈,很多朋友也跟著她的朋友圈一起“雲旅遊”,“很多人已經太久沒有出國,能給他們分享我們的經驗也蠻好的。”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斯里蘭卡。”林靖表示,出發之前有查攻略,但幾乎都是三年前的攻略了,參考性不大,於是決定邊走邊看。“整個過程體驗感還不錯,很順利。”她說。
當地旅遊從業者開始團隊遊前期準備工作
“中國遊客一直是我們的主要客源。目前,我們已經開始團隊遊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斯里蘭卡經營旅行社的楊詩源告訴記者。
楊詩源主要承接小團隊定製遊。她表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有序放開後,他們已經接待過自由行的中國遊客。在斯里蘭卡的街頭也能看到中國遊客,但數量還不多,團隊遊的遊客暫未到來。
這種情況將很快發生轉變。文化和旅遊部在1月20日宣佈,2023年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此次試點共面向20個國家,斯里蘭卡也是首批恢復出境團隊遊目的地之一。
楊詩源目前已經開始團隊遊的前期準備工作,“我們的業務已經開始運轉起來,雖然目前接到的訂單還比較少,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積極的信號。”
以旅遊為經濟主要推動力的斯里蘭卡,已經為中國遊客的回歸做好了準備。
楊詩源觀察到,以前斯里蘭卡酒店對遊客只提供冰水,現在中國遊客越來越受到重視,包括科倫坡五星級酒店等很多地方,因為中國遊客的喜好,他們也開始提供溫水。
斯里蘭卡“國茶”錫蘭紅茶也開始悄然變身。作為農業為主的國家,斯里蘭卡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它與中國的祁門紅茶、印度的阿薩姆紅茶及印度大吉嶺紅茶並稱為“世界四大紅茶”,也被譽為“獻給世界的禮物”。在斯里蘭卡,人們原本習慣用茶粉泡茶,楊詩源告訴記者,為了滿足中國遊客的需求,斯里蘭卡也開始售賣整片茶葉。
斯里蘭卡當地提供中文學習的學校也越來越多。楊詩源在與當地學校管理人員交流時瞭解到,他們正在鼓勵學生報名中文課。“現在中國遊客慢慢回來了,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學好中文,然後迎接中國遊客,包括怎麼去跟中國遊客交流相處等。”
斯里蘭卡官方也表達了對中國遊客回歸的熱切期盼。斯里蘭卡駐華大使科霍納(Palitha Kohona)表示:“旅遊業將在我們經濟複蘇的戰略中發揮關鍵作用。中國是世界最大遊客來源國,2019年中國有1.69億人次出境旅遊。我們希望斯里蘭卡可以成為中國遊客的首選旅遊目的地。”他表示,斯里蘭卡應該效仿菲律賓、法國和泰國,熱情接待中國遊客,旅遊業的複蘇將增加斯里蘭卡的外彙收入。
疫情暴發前,中國是斯里蘭卡第二大海外遊客來源國。2018年斯里蘭卡接待中國遊客人數達到近28萬,平均每個月接待中國遊客超過2.3萬。但在經曆連環爆炸案以及疫情影響後,斯里蘭卡陷入了經濟和社會危機,斯里蘭卡旅遊業收入也隨之暴跌。
2023年,斯里蘭卡定下接待150萬人次入境遊客的目標。楊詩源表示,斯里蘭卡的旅遊業在緩慢複蘇,當前是旅遊的旺季,“現在斯里蘭卡寄希望於中國遊客的回歸,這將促進年度目標的達成。”
不僅東南亞國家,歐美等多國也在想方設法吸引中國遊客。
瑞士滑雪勝地少女峰在纜車的起始站佈置了中國的兔年裝飾和傳統的紅燈籠;在法國西南部城市蒙托邦,中國綵燈節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蒙托邦旅遊局工作人員表示很期待中國遊客多來法國西南部城市旅遊,感受不同於巴黎的文化和美食;澳州旅遊局局長哈里森也發出誠摯邀請,歡迎更多中國人到澳州旅遊,感受澳洲風情……
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介紹,今年春節期間中國遊客出境遊的整體訂單同比增長640%,機票訂單增長了4倍以上,各國都在熱烈歡迎中國遊客。“無論是旅遊熱還是消費潮,都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國家發展的信心,也讓各國人民看到了中國經濟複蘇的強勁動力和中國經濟向好的世界意義。”毛寧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也表示,中國政府發佈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和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後,出入境人員數量逐步增加。許多國家熱烈歡迎中國遊客到訪。近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意願明顯上升,恢復旅遊活動條件更加成熟。中方本著安全、有序的原則,著手試點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主管部門將指導旅遊企業周密組織實施。
新京報記者 姚遠
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