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協會:堅決擁護紀檢監察機關對陳戌源進行審查調查
新京報訊 據中國足球協會網站消息,2月15日,中國足球協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通報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檢監察機關審查調查。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黨委書記、副主席杜兆才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紀檢監察機關決定對陳戌源進行審查調查,充分體現了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誌;充分體現了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不管涉及什麼人、什麼職務,堅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中國足球協會黨委和中國足球協會堅決擁護、堅決支持紀檢監察機關對陳戌源進行審查調查。
會議強調,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黨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和深化足球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落到實處。要清醒看到黨紀國法紅線不可踰越、底線不可觸碰,任何人只要踰越觸碰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能心存僥倖、以身試法。要深刻汲取教訓,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營造風清氣正的足球政治生態。要強化責任擔當,統一思想認識,全力做好當前足球各項工作,深入推進中國足球改革發展。
相關報導: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被查!在任三年半,他幹了些什麼?(紅星新聞)
2月14日,湖北省相關部門宣佈,中國足球協會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監察組和湖北省監委審查調查。

1956年出生的陳戌源早年曾是碼頭工人,曆經多年,幹到了上海上港集團董事長。從初入足球圈的國企高管到全票當選中國足協主席,從在中國足壇掀起大刀闊斧的改革到最終接受調查,陳戌源的落馬,給了中國球迷一個很大的驚歎號。
在陳戌源在任的不到四年時間里,中國足球從當初的金元大佬到如今一地雞毛,實在是令人不解。
那麼,他在這三年半到底幹了什麼?
精簡整風
去金元足球
公開資料顯示,陳戌源是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還是一位高級經濟師,曾任上海國際港務有限公司書記、董事長,後來在2019年出任中國足協換屆籌備組組長,在同一年的8月份,陳戌源出任中國足球協會主席。
儘管陳戌源的上港背景遭受了不少質疑,但他在擔任上港集團總裁與董事長期間,對上港足球隊的打造都算得上成功,這也是他當選足協主席的先決條件。但是上港追隨恒大的步伐,天價引進奧斯卡、艾克森等外援,是俱樂部成功的基礎,也是不可否認的。
“我在這裏真誠告誡所有球員,足球是高尚運動,不要讓金錢給玷汙了,扭曲了。如果以金錢放在第一位,職業生涯不會有前途,一個人真正的脊樑骨是信仰和理想。”這是2019年上海上港俱樂部賽季動員大會上,陳戌源曾高談闊論金元足球的弊病,這也是他日後改革的基調。
2019年,陳戌源當選中國足協主席後,出重拳對足協進行全面整風。陳戌源除了要取消國足每逢大賽必包機的特殊待遇,還要對足協多個部門實行精簡。
強推中性化
挫傷投資人信心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是陳戌源的又一大改革。本來俱樂部股改方向中,名稱中性化的提法是要求具備條件的俱樂部逐步實現,並非一刀切。
但實際操作中,俱樂部被強製執行。在疫情期間強行推出的俱樂部、球隊中性名政策,以及宣傳的公益足球聯賽理念,一下讓中國足壇和職業聯賽墜入漫漫嚴冬。在這樣的政策“反向助力”下,山東魯能、河南建業、天津泰達、廣州恒大等俱樂部及球隊名稱成為了曆史,加速了各級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困境,金元時代樹立起的中超品牌形象和商業價值被嚴重破壞。足協要求中性名不得打擦邊球,但“上海上港”更名為“上海海港”,恰恰就被認為是打擦邊球,但依然獲得了足協的通過。
中性名的實行,嚴重挫傷了俱樂部投資人的投資意願。本來投資的退出(比如江蘇蘇寧),不退的也開始大幅縮減投入。本來有意進軍足球圈的,望而卻步。
推行公益足球
中超商業價值大縮水
“足球本身是社會公益產品”,2021年陳戌源做客央視《新聞1+1》欄目,在節目中慷慨激昂地表示:“足球本身是社會公益產品,投資人要有社會責任感”。這句話一出,在當時就引起極大爭議。被認為陳戌源過度解讀了足球的公益屬性,卻忽視了其社會經濟屬性。
前任國足主帥里皮在《思維的競賽·里皮自述》一書中說:“沒有投入,不可能有足夠的競爭力,這是現代職業足球的經營規律。職業足球並不是商業生意,而是更加複雜的承載了千萬人喜好的社會公共事務。”
在2022賽季的中超聯賽中,因為浙江隊訓練服上有球隊股東的一個廣告,中國足協向浙江隊開出了一張罰單,於是,球隊不得已在自己的訓練服上貼上了膠布,擋住廣告。有報導說,“在足協開出罰單之後,大家都有些不滿。足協對於這樣的行為就送上罰單,將極大地限制中超的一些商業化的利益。”
陳戌源上任後,中超分紅連年下降。2022賽季中超各隊的分紅約800萬人民幣,少於2021賽季的1000多萬,更比不了“金元足球”鼎盛時期的年分紅6000多萬。
2015年,中超的冠名版權賣出了5年80億,年均16億。2018年,因不斷干預聯賽出台各種政策導致聯賽精彩程度縮水,版權費改為10年110億,年均11億。如今的1億僅為當年的零頭,縮水了16倍。
兩次強製降薪
球員俱樂部直播帶貨求生存
在陳戌源的主導下,中超的投資成本越來越低,球員的工資越來越低,但聯賽水準越來越低,聯賽被國足比賽的割裂也越來越嚴重。
陳戌源認為金元足球導致球員年薪過高,使他們進取心不足,他們薪水過高的同時,也給俱樂部帶來了很大負擔。足協此前為了減輕俱樂部負擔,已經連續兩次降薪,使國內球員的頂薪從千萬級別降到了現在的500萬。
有球員對足協的決定產生了質疑和牴觸,他們表示長時間的欠薪已經讓他們生活拮據,而且車貸、房貸對他壓力很大,如果足協堅決降薪或者不漲薪,他們會選擇退役,甚至去直播帶貨,這樣也比他們踢球掙得多,至少不會欠薪。
除了球員,中超八冠王廣州隊為了緩解運營壓力,也開啟了直播帶貨的先河。直播主要由兩名穿著廣州隊球衣的女主播出鏡,為觀眾推薦鑰匙扣、馬克杯、球衣等周邊商品。兩位年輕球員張健智和陳駿州也在直播間短暫亮相,為觀眾抽獎。
國足去歸化
20億投入打水漂
儘管國足打進了2022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十二強賽,但是國足的戰績反而越來越不讓球迷滿意了。
陳戌源上任以後,一改前任的許多對於國家隊的改革做法,很明顯的是,歸化球員的日子變得不那麼好過了。
陳戌源曾公開表示,“曾經有人跟我多次討論過,希望上港能夠做外籍球員的歸化工作,我是不讚成這種想法,中國足球想要取得成功,還是老老實實把基礎打好,不要走太多的捷徑,不要以為捷徑帶來的勝利和成功會是長久的。”
於是對他來說是捷徑的“歸化”或多或少的遭到了打壓。接受央視採訪時,艾克森曾透露在十二強賽期間,李鐵教練組“沒有辦法讓幾個巴西入籍的球員同時出場”。
“沒有辦法”這4個字值得玩味。是戰術設計上的沒法子,還是有人下達指示,導致李鐵不得不聽話照做?據此前《足球報》報導,廣州恒大在2019年為五名歸化球員支付的轉會、工資、安家費等高達8.7億,此外還要每年支付約3.6億的年薪。到2022年年底,廣州恒大在這五名歸化球員身上的投入已經接近20億。算上其他歸化球員的花費,這筆錢基本已經超過了20億。總之,中國足球在“歸化”方面花了大價錢。而在關鍵的12強賽他們卻被限制了,無疑是非常讓球迷們遺憾的。
足球應該是公平、平等的競賽,狀態好的球員理應獲得機會,而不是被以行政干預限制在板凳上。
對於足協主席陳戌源被查一事,《足球報》記者李璿稱:“在國家隊征戰期間,讓國腳陪著踢球,讓保障人員陪著打麻將,成績打得跟XX一樣,每天歌舞昇平,分獎金。當然,這不構成他被調查的理由,還有別的事情,大家等待後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