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終結童婚路在何方

2023年02月17日09:39

2月14日這天,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再次呼籲國際社會說出“我不願意”(I Don’t),以示對全世界被迫說出“我願意”(I Do)的女孩們的支持。

自2015年聯合國將消除童婚列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以來,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每年都會在2月14日發起這一倡議,呼籲國際社會加速終結童婚這一違反人權的現象。

童婚問題有著悠久的曆史。而今年2月以來,這一問題再次引發全球矚目。

本月初,印度東北部地區的阿薩姆邦宣佈向童婚“開戰”。不到兩週時間內,阿薩姆邦警方逮捕了超過3000人,其中包括和未成年女孩結婚的男性、幫助登記童婚的人以及主持婚禮的牧師等。

此舉引發廣泛爭議,阿薩姆邦多地爆發抗議活動,部分女性甚至以自殺威脅警方釋放她們的丈夫和其他家人。一些女性權益活動人士也表示,阿薩姆邦的逮捕行動只會讓印度數量龐大的“童婚新娘”陷入更深的絕望之中。

印度是全球僮婚新娘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童婚新娘生活在印度。但童婚並非印度獨有的社會現象,幾乎世界上每個角落都有童婚新娘的身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大約有6.5億女性在18歲生日前結婚。

聯合國方面還指出,若是國際社會不加速實現在2030年前消除童婚的目標,未來十年內全世界將新增1.5億 “兒童新娘”。

每分鍾新增23個

“上週五,我幫忙安排了一樁婚姻,男的17歲,女的9歲。”57歲的尼日爾女性法蒂·哈馬近日對《愛爾蘭時報》記者說道,“這就是現實。”

哈馬解釋稱,她幫助安排的兩人是遠親,男方給女方付了30萬西非法郎(約合人民幣3330元)的聘禮,兩人隨後確認結婚。不過,新娘15歲之前不會和新郎住在一起。

“一切都很好。人們來參加(婚禮)。這是基於傳統安排的。”哈馬稱。

位於西非地區的尼日爾是全球僮婚比例最高的國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顯示,尼日爾76%的女性在18歲以前就已結婚,28%的女性結婚年齡低於15歲。

在尼日爾,雙方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女性15歲、男性18歲就可以結婚。而實際上,低於法定年齡的婚姻在尼日爾也非常普遍。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給出的定義,尼日爾絕大部分婚姻都屬於童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任何一方年齡未滿18歲的婚姻或非正式結合,都可以稱之為童婚。童婚被認為是強迫婚姻的一種形式,因為未滿18歲的兒童青少年被認為無法表達他們完整、自由的意願。

從全球範圍來看,關於童婚的數字相當驚人。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網數據顯示,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年輕女性在18歲前結婚,累計而言,全球目前共有6.5億童婚新娘。直至當前,全球每年仍有大約1200萬未成年女孩步入婚姻,這意味著每分鍾有23個未成年女孩成為“兒童新娘”。

當地時間2021年10月28日,津巴布韋Epworth,當地跆拳道教練Natriaishe Maritsa和她的學生們在進行跆拳道訓練。津巴布韋童婚現象猖獗,未成年女孩屢受侵犯,Natriaishe Maritsa希望女孩們能學會跆拳道保護自己。圖/視覺中國

從地域來看,南亞地區的童婚數量占比最高,達到44%。這主要是因為印度人口基數大,該國童婚數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除印度外,孟加拉國的童婚比例也非常高,18歲以下的童婚占到51%,該國人口基數也非常龐大,由此導致童婚數量非常之高。

撒哈拉以南非洲則是童婚發生率最高的地區,該地區37%的年輕女性不滿18歲就已結婚。其中,尼日爾、中非共和國、乍得是全球僮婚發生率最高的三個國家,其童婚率都超過65%。累計而言,該地區的童婚數量占到全球的18%左右。

除此之外,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童婚數量占到全球的 12%,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占9%,中東和北非地區占5%。

童年的結束

聯合國將童婚列為侵犯人權的行為,稱其為一種有害的做法,因為它威脅著年輕女性的生命和未來,中斷了她們的學業,讓她們更易遭受暴力、歧視等傷害,也奪走了她們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的權利。

“童婚是一種侵犯人權的行為,它剝奪了女孩的身體自主權。婚姻本應該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但童婚卻只是象徵著童年和選擇權的結束。”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在網站上寫道。

事實上,童婚影響的不僅是女孩,男孩也會受到影響。只不過,童婚對於女孩的影響要遠大於男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與童婚相伴的是早孕,這對於未成年女孩的身體是個極大的負擔。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懷孕和生產引發的併發症是15歲至19歲少女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孕生下的嬰幼兒死亡率也更高。

除了身體上的損傷,童婚新娘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被社會孤立,引發抑鬱、自殺等傾向。由於過早失學,她們獲得經濟獨立的途徑也非常受限,從而更易陷入貧困代際循環之中。“童婚可能導致一生的困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

當地時間2016年2月17日,墨西哥Juchitan,14歲的Luz Betsaida Orozco Pineda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在家中。Luz在13歲時與丈夫成婚。雖然墨西哥法定結婚年齡是18歲,但很多女孩早早便成為人妻人母。圖/視覺中國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高級顧問南卡利·馬克蘇德(Nankali Maksud)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導致童婚的因素有很多,且各國都有不同的主導因素。但整體而言,大部分童婚的背後都有家庭貧困、教育缺失、社會傳統等因素的影響。

“童婚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從法律角度來看待或處理。它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和經濟發展、女性地位、女性權利保障等問題都息息相關。”馬克蘇德稱。

事實上,對於聯合國將童婚稱之為“有害的做法”(harmful practice),印度女性發展研究中心(CWDS)退休教授瑪麗·喬恩(Mary Jone)並不完全認可。

喬恩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童婚以及女性權益等問題。她表示,通過大量的研究,她並不認可童婚是“一種有害的做法”這種說法,在她看來,童婚是很多社會、經濟、衛生、文化、傳統問題綜合導致的,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社會現象。

“童婚確實會帶來很多傷害,但大家更應該看到,童婚的背後是貧困,是年輕女孩的脆弱性。”喬恩強調,“童婚是很多問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很多時候,它也成為女孩們唯一的選擇,因為她們沒有其他選擇。”

在尼日爾,貧困是導致童婚發生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尼日爾的貧困率高達42.9%,而該國人口仍在持續增長,這使得貧困人口也在持續增長。而對於許多貧困家庭而言,他們將童婚視為緩解家庭生活壓力的途徑之一。

非政府組織“拯救兒童”指出,在尼日爾,由於缺少相應的社會保護,童婚成為一種“生存戰略”。與此同時,在尼日爾的社會傳統中,女性的終極出路就是成為一名家庭主婦、為男性生兒育女。基於這種認知,許多家庭會忽視女兒的教育,早早地將其出嫁。

“拯救兒童”西非和中非地區倡導主任瓦萊麗(Valerie Koutou)還指出,尼日爾的一夫多妻傳統,也是導致該國童婚現象突出的一個原因。“為了展示自己強大富有,一個男人可能會娶3到4個妻子。這無疑加劇了童婚問題。”

“氣候新娘”引關注

從全球範圍來看,中低收入國家的童婚問題尤為突出。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統計數據,在那些最不發達國家,童婚比例幾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大約40%的女孩不滿18歲就結婚,12%不滿15歲。在那些受衝突影響嚴重、人道主義危機深重的國家和地區,童婚現象更為普遍。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僮婚數量再次上升。關注兒童保護的國際慈善組織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指出,新冠疫情暴發之前,許多專家就預計,童婚問題還將持續數十年。新冠疫情暴發後,許多地區貧困加劇、教育受阻,童婚問題更為突出。

2021年3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警告,新冠疫情或將導致未來十年內新增1000萬童婚。加上疫情前估計的1億,未來十年內全球可能新增1.1億兒童新娘。僅在印度,世界宣明會此前估計,新冠疫情可能導致400萬印度女孩陷入童婚困境之中。

來自印度孟買的瑞緹卡·蘇布蘭馬尼安(Reetika Subramanian)目前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跨學科性別研究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重點之一就是童婚。

蘇布蘭馬尼安採訪了許多印度童婚新娘新郎。“在童婚發生率比較高的地區,女孩們13、14歲離開學校,15歲結婚,16、17歲就生下第一個孩子,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蘇布蘭馬尼安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疫情之下,童婚的發生率更高。蘇布蘭馬尼安稱,童婚很大程度上和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相關,疫情之下很多人失去工作、生活更加艱難,孩子們也無學可上,這個時候很多家庭可能會安排童婚,以緩解生存壓力。“疫情之下,很多家庭將童婚作為應對危機的一個途徑。”

不僅如此,蘇布蘭馬尼安還關注到,氣候危機也逐漸成為童婚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她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她開展調研的印度西部地區,當地經常發生乾旱,面對自然災害,很多家庭會選擇給孩子安排童婚,以緩解當下的危機,因為嫁女兒可以獲得一些彩禮。

事實上,隨著氣候變化引發的災難性事件越來越多,“氣候新娘”(climate brides)逐漸引發關注。

15歲的艾莎來自孟加拉國賈馬爾普爾地區的一個小村莊,每年季風季節到來後,當地農民都會遭遇極大的損失。而這時候,也是童婚最為頻繁的時期。

“在我的村里,當一個家庭出現財務問題,他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女兒的教育,然後將她們嫁出去。”艾莎對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說道。2020年,艾莎的家庭碰上洪水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她的父母險些將她嫁出去,但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干預下,艾莎躲過一劫。

蘇布蘭馬尼安指出,“‘氣候新娘’增加反映出的是,經濟脆弱性對於童婚的影響。類似洪水、乾旱等自然災害會加劇貧困,影響到生計、教育、服務等,而這無疑會讓更多女孩陷入童婚困境之中。”

孟加拉國是全球僮婚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雖然法律規定女性最低結婚年齡為18歲、男性為21歲,但該國大約51%的女性在18歲以前結婚。目前,孟加拉國共有3800萬童婚新娘。

事實上,新冠疫情之前,孟加拉國在遏製童婚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但新冠疫情暴發之後,該國童婚數量再次上升,引發擔憂。

終結童婚的答案

2015年,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旨在從2015年至2030年的15年間徹底解決全球社會、經濟、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

其中,目標5是實現性別平等,增強婦女和女童的權能。而目標5的第三條具體目標是,“消除所有有害行為,如童婚、早婚、強迫婚姻以及女性生殖器切割”。

毫無疑問,過去幾十年間,國際社會在消除童婚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不管是在國際層面、地區層面還是國家層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在過去十年中,由於女孩受教育率的提高、公眾對童婚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球已阻止了2500 萬起童婚。其中,南亞地區的進展最明顯。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2019年11月發佈的一項研究顯示,消除童婚實際上“非常便宜”。調查顯示,2020年至2030年期間,要消除童婚數量占全球90%的68個國家的童婚,累計耗資約為350億美元。平均而言,阻止一個孩子捲入童婚的費用為600美元。

這些資金主要用於教育干預、賦權運動、技能培訓,以及發起活動以推動改變和童婚相關的社會傳統。通過這些投入,全球大約能減少5800萬起童婚。與此同時,躲過童婚的女孩們還可以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但聯合國2022年強調,按照目前的趨勢,沒有哪個地區能按照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2030年前完全消除童婚。其指出,要在全球範圍內終結童婚,必須加快和保持各方面的進展。 如果不進一步加速,到 2030 年將有超過1.1 億女孩在 18 歲生日前結婚。

當地時間2016年2月18日,墨西哥Juchitan,17歲的Xochiquetzal Escobar與男友在診所做彩超,她已經有5個月身孕。圖/視覺中國

要在全球範圍內終止童婚並非易事。

事實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簽署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這兩項公約明確禁止童婚。但是,許多國家仍允許童婚的存在,有些時候是依據宗教法或習俗法。在一些明確禁止童婚的國家和地區,執行也相當困難。

解釋性新聞網“對話”報導指出,根深蒂固的傳統和文化習俗導致許多國家消除童婚異常困難。據統計,全世界有146個國家,只要父母或相關權力機構同意,18歲以下的女孩就可以結婚。在52個國家,15歲以下的女孩在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結婚。

在瑪麗·喬恩看來,雖然全球僮婚數量有減少的趨勢,但她不認為全世界能在2030年前徹底消除童婚。“消除童婚的道路並非筆直向前,當出現新的問題,如經濟困境、社會混亂甚至衝突爆發等,童婚可能又會再次盛行。”

喬恩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法律禁止或是依法逮捕並非終結童婚的答案,只有更好地解決貧困、教育、衛生等問題,給女孩們更多的機會和選擇,逐漸改變社會傳統中關於女性只能回歸家庭的認知,讓女性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製權,童婚才能真正地逐漸消失。

“賦權女性,讓她們知道,她們也可以有除了家庭之外的未來,這是最重要的。”喬恩表示,“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努力來改變女性的生存現狀。逮捕不是答案,教育、賦權才是關鍵。”

聯合國也指出,終止童婚需要做出許多改變,包括加強和執行反對這種做法的法律、促進性別平等和確保社區對保護女童權利的承諾。“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轉折點,需要國際社會採取更加協調一致的做法,以實現在2030年前消除童婚的目標。”馬克蘇德稱。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