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想跟中國競爭,但美國“缺人”……

2023年02月21日22:31

#美學者稱美阻礙中國學生或科學家前往美國#【美媒:想跟中國競爭,但美國“缺人”……】美國《國防》月刊網站2月10日刊發題為《移民改革將如何幫助應對中國》的文章,作者是肖恩·卡伯里。全文摘編如下: 據防務、移民和國會專家說,為了填補投資機會創造的高科技就業崗位,美國必須改革繁瑣的移民政策,以引進有熟練技能的外國人才——這事關國家安全。 根據學術、行業和研究機構的分析,《芯片與科學法》預計將創造3萬至10萬個就業崗位。分析人士說,即使技術行業最近出現裁員,也沒有足夠多的美國工人能夠勝任半導體或防務製造業中的新就業崗位。 美國進步研究所移民問題高級研究員傑里米·諾伊費爾德說:“我們注意到存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他說:“大約80%的國防工業企業表示很難填補崗位空缺。”他還表示,半導體等行業的勞動力短缺更加明顯,這些行業的大部分技術都在美國以外的地方。 諾伊費爾德和其他專家說,美國需要繼續擴大國內人才庫,並讓更多美國人進入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但這是一種更長期的努力,需要多年才能取得回報。 諾伊費爾德說:“如果我們真的想培養一支能與中國競爭的勞動力大軍,那我們需要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我認為,無論是移民杠杆還是國內培訓杠杆,不應認為它們是毫不相幹的,實際上它們是相互強化的。” 他指出,為了在短期內填補勞動力缺口,美國需要更多地利用全球的熟練技術工人。 在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全球創新政策並在安全與國際研究中心擔任“恢復美國創新計劃”顧問的查爾斯·韋斯納說:“我們已經通過了《芯片與科學法》,我們正在增加防務開支。” 他和其他專家注意到,美國從未實現自給自足,並且一直靠移民、借用或挖牆腳的方式獲取世界科技人才。 他說:“當我們拚命推行‘曼哈頓計劃’(美軍上世紀40年代實施的研製原子彈計劃)——我認為人工智能和量子或許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時,我們沒有說,‘我們可以讓美國人來做,我們只需要發現並培訓他們就行了’。”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全國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理查德·弗里曼說,美國看待高技術人才移民需要超越對勞動力影響的層面,而是應該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他說,例如,中國科學家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很多“酷炫的東西”。然而近年來,美國一直在阻礙中國學生或科學家前往美國。 他說:“不得不考慮一下,如果我們在國內總是這樣做,那我們會需要更多的人,而且引入人才也會讓最優秀的人遠離我們的競爭對手。讓我們把他們留在美國做他們最擅長的事。”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