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不去美國會有什麼下場?台灣人想到北溪管道……
#銳參考#【台積電不去美國會有什麼下場?台灣人想到北溪管道……】(文/謝開華 霍丹彤)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曝光,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內部質疑,高昂的成本、管理難題、生產材料短缺,讓項目陷入困境。這使外界更加相信,台積電赴美設廠是一個美方逼迫之下的政治選擇,“對台灣和台積電幾乎沒有任何好處”。這個結果完全符合分析人士此前的預期。 然而,如果台積電當初拒絕去美國,會是什麼下場?島內人士立即想到了北溪天然氣管道。 據“中時新聞網”2月25日報導,台灣前民代蔡正元近日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說,如果台積電不去美國,誰敢保證,美國不會炸燬台積電?他表示,炸燬台積電的說法也不是他說的,2021年美國的“兵推”裡面已提出來了。 蔡正元舉例說,美國要求德國不能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但德國不聽,北溪天然氣管道就被炸掉了!也沒人敢查。假設台積電哪一天發生火災,誰敢查?也沒人敢查。 蔡正元24日還在臉書發文說,美德關係“堅若磐石”,卻不妨礙美國炸燬北溪管道,美台關係同樣“堅若磐石”,卻不妨礙美國一再提出要炸燬台積電,“所以堅若磐石的意思是,美國要動手的時候,德國和台灣要閉緊嘴巴,緊到堅若磐石”。 而據“中時新聞網”25日的另一篇報導,台灣前民代郭正亮也在電視節目中表示,美國之前的“兵推”就提出要炸台積電、撤芯片工程師,不過這是最後一招。目前美國是先設法讓台積電到美國投資。 郭正亮提到,台積電高級工程師去美國,三年合約期滿,可能被英特爾挖角,台灣還要再補人過去。他表示,台積電在美國屬於境外公司,台灣員工想要拿美國綠卡也不容易,但是如果到英特爾,一年就可以拿到綠卡。另外,英特爾的薪資是台灣台積電的三倍,美國台積電薪資是台灣台積電的兩倍,三年之後這些員工跳槽英特爾的幾率很高。 台積電會不會成為美國的人才訓練班?目前看起來是有可能。 郭正亮認為,這叫做“緩慢掏空”,台積電是“寶寶心裡苦,不知道對誰說”。 聯繫到最近美國媒體人爆料稱總統拜登有“毀滅台灣”計劃,引發台灣社會一片嘩然,島內人士對台積電命運的擔憂可謂順理成章。 香港《明報》26日社論指出,美國近年來的諸多言行,確在自招“毀台”嫌疑。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熱炒“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話題,製造台海緊張氣氛,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對台軍售8次,鼓勵台灣實施“豪豬戰略”,討論準備在台灣“打巷戰”,對台出售14套“火山”佈雷系統,要將台灣打造成“地雷島”,美軍安全專家則鼓吹台灣用“焦土政策”對抗大陸,甚至主張台灣必要時摧毀基礎設施。而美國對待台積電的態度,更被視為“毀台”的第一步。 台灣“中研院”歐美研究所1月中旬公佈的民調發現,56.6%的受訪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美國是講信用的國家;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也顯示,對於是否擔心台灣變成“第二個烏克蘭”,擔心者占51.6%,不擔心的43.6%,對於是否相信戰時美軍會協防颱灣,相信者僅42.8%,不相信的有46.5%。可見“疑美”情緒在台灣已占上風。 《明報》社論指出,與用烏克蘭來消耗俄羅斯一樣,美國打“台灣牌”的目的是為消耗中國大陸,台灣是否毀滅對美國的戰略目的來說並不重要。對此,民進黨當局不會看不清楚,但他們卻全力配合美國戰略,對美方言聽計從,這是“愛台”還是“害台”,就像美國是“護台”還是“毀台”一樣,明眼人都應該看得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