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協和藥業參與起草功效宣稱評價團體標準 助推化妝品行業規範發展

2023年02月28日16:18

隨著消費者對皮膚健康和有效護膚需求的不斷增加,功效化妝品的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佈局相關領域。但近年來功效化妝品市場的“野性生長”,使功效誇大、虛假功效宣稱等亂象叢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2021年4月9日,國家藥監局發佈《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旨在規範和指導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工作。這意味著,化妝品功效宣稱必須以統一的標準去規範,用事實說話。

《規範》明確了20種需要進行評價的功效宣稱,並對特定宣稱、宣稱原料功效和新功效製定了評價標準。其中,由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化妝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提出,在江蘇省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協會的統籌下,蘇州協和藥業參與起草了《化妝品緊致功效宣稱評價測試方法》、《化妝品滋養功效宣稱評價測試方法》兩項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團標),協和旗下新品“山茶籽多肽緊致滋養系列”的緊致與滋養功效,就是經過兩項新團標驗證合格後通過。

兩項團標採用人體功效評價試驗的方法,通過皮膚儀器測試對比樣品使用前後人體測量參數的變化,經過數據統計,評價化妝品緊致、滋養兩項功效宣稱。兩項團標的發佈,為省內監管部門提供了方法依據,防止企業誇大宣傳,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權益,督促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最早一批醫研共創並投身功效護膚的國貨品牌,協和在2021年攜手國內皮膚科學5位資深翹楚——劉瑋教授、周展超教授、張懷亮教授、賴維教授、馬鵬程教授,共同成立“蘇州協和藥業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以功效為出發點,結合皮膚生理學與常見皮膚問題,研發更適合國人肌膚的功效護膚品。

2021年被認為是國內化妝品行業由營銷推動轉變為功效驅動的元年,國家“十四五”規劃首次把化妝品產業提高到戰略層面,業內人士也認為化妝品行業已經走向功效評價時代。化妝品成分知識的普及,消費者越來越看中成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成分≠功效,隨著《規定》的實施、團標的製定,使一些企業“概念性”添加某種功效性原料,然而實際產品卻並不具備對應功效的“擦邊球”宣傳得到有效遏製,中國化妝品從此由“成分”比拚走向功效時代。

化妝品功效時代,一系列化妝品監管法規文件的出台對化妝品企業提出更高要求。自1989年成立以來,協和在皮膚專家教授們的科研技術支持下,就致力於研發和生產適合國人皮膚的功效化妝品。《規範》與團標的發佈,更加證明蘇州協和藥業定位功效護膚的正確性與前瞻性。作為功效護膚的先行者和踐行者,與追逐市場熱點的品牌思路不同,協和從國民皮膚健康需求出發,深耕皮膚生理學,打造自己的研發體系、產品體系、品牌體系,參與並積累大量的自主研發成果,如專注保濕滋養功效的“協和維生素E乳”、專為皮膚敏感人群研發的“協和維生素原B5精華液”,以及“協和山茶籽多肽緊致滋養”系列等多款功效護膚產品,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安全有效的功效護膚產品。

蘇州協和藥業一方面深入以“維生素”為核心成分的研究和優化,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維生素”在功效化妝品中的應用以及功效研究,另一方面依託皮膚生理學,按照仿生技術模型,結合功效護膚與生態護膚,製定科學、溫和、有效的製劑配方,最終運用到產品的研發生產中。作為《規範》中2項團標的參與起草單位,蘇州協和藥業秉承“以匠心,致初心”的經營理念,始終堅持“以一顆匠心,守護國人皮膚健康”的初心,助推化妝品行業規範發展。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