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稱,2035年,全球過半人口將超重或肥胖

2023年03月05日16:51

  3月4日為世界肥胖日。世界肥胖聯合會(World Obesity Federation)當天發佈的一份報告預測,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35年,全球51%的人口將超重或肥胖。

  報告稱,如果各國政府未能採取有效的遏製或預防措施,到203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問題帶來的經濟代價將達到4.32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生產總值的3%。

  超重或肥胖人口將達到42億

  2020年,全球約有26億人超重或肥胖,約占世界人口的38%。據世界肥胖聯合會研究,按照目前趨勢,到203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人口將達到42億,約占屆時全球人口的51%;其中,肥胖人口近20億,約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兒童肥胖人口的增長速度尤其令人擔憂。據預測,到2035年,兒童肥胖人口可能相較2020年的數量增加一倍以上。其中,男孩肥胖人口將達到2.08億,相較2020年的數量增長100%;女孩肥胖人口將達到1.75億,相較2020年的數量增長125%。

  當地時間2017年11月23日,墨西哥瓜達拉哈拉,曾為“世界上最胖的人”的Juan Pedro Franco在醫院接受減重手術。圖/視覺中國

  報告稱,如果不採取行動,到2035年,超重和肥胖問題每年將造成4.32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約占全球生產總值的3%,與新冠疫情在2020年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相當。

  該報告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標準,根據世衛組織的指導方針,BMI指數超過25為超重,超過30為肥胖。有證據表明,肥胖會增加患癌症、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今年的報告是一個明確的警告。”世界肥胖聯合會主席路易斯·鮑爾表示,兒童肥胖問題尤為令人擔憂,世界各國政府和政策製定者需要盡其所能避免將健康、社會和經濟成本轉嫁給年輕一代。

  另外,報告稱,氣候變化、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化學汙染物均為日益嚴重的超重和肥胖問題的影響因素。

  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對肥胖問題準備不足

  儘管肥胖通常被視為高收入國家的問題,但這份報告顯示,未來十多年內,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人口的肥胖水平上升較快,且這些國家應對肥胖問題的能力和準備相對不充分。

  研究人員統計了來自183個國家和地區的肥胖問題相關政策與措施,將各個國家和地區應對肥胖問題的準備程度進行了排名。報告顯示,高收入國家對肥胖問題的準備較為充分,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的準備相對不充分。

  2014年5月7日,來自英國阿什菲爾德的男子Stuart Eggleshaw因減肥22英石9磅(約280斤)獲得2014年“瘦身世界”減肥冠軍。圖/視覺中國

  按照排名,全球對肥胖問題準備最充分的10個國家都在歐洲,其中,瑞士、挪威、芬蘭、冰島和瑞典是準備最充分的5個國家。

  對肥胖問題準備最不充分的10個國家中,有9個是來自亞洲和非洲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其中,尼日爾、巴布亞新幾內亞、索馬里、尼日利亞和中非共和國是準備最不充分的5個國家。

  “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我們將在未來十年看到肥胖患病率的顯著上升。”世界肥胖聯合會科學主任雷切爾·傑克遜-利奇說,未來,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的肥胖人數增幅最大,這些國家缺乏資源和相關準備措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肥胖不是個人的過錯,而是全社會在環境、醫療保健、食品和支持系統等方面的失職產生的後果。”世界肥胖聯合會首席執行官約翰娜·拉爾斯頓說。最新的數據為世界各地的政策製定者和民間社會採取相應行動提供了緊迫性。

  據介紹,世界肥胖聯合會是一個關注肥胖問題的國際組織,該組織與世衛組織等機構在肥胖問題領域進行合作。這些最新的研究數據將於3月6日提交給聯合國。每年3月4日為世界肥胖日,其目的是提高人們對肥胖的認知以及鼓勵全社會改善對肥胖問題的應對方式。

  記者 | 陳奕凱

  編輯 | 張磊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