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要更大程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兩會速遞)苗圩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要更大程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李雪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7日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表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長遠和根本之策是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更大程度釋放市場主體活力。
苗圩表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日益成為各方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對此,他提出三點思考與建議。
第一,大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破解“卡脖子”難題。一要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加快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二要堅持市場導向、企業主體、應用牽引,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著力打造自主可靠、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三要堅持系統思維、用好系統工程方法,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第二,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的微觀主體。產業鏈供應鏈能否運轉起來,‘鏈主’的作用十分重要。”苗圩建議,一要抓好龍頭和骨幹企業。要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具有產業鏈控製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二要發揮中小企業在強鏈補鏈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實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著力打造一批“小巨人”企業。三要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當前特別要落實好《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要求,大企業應及時支付中小企業賬款,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央企、國企應帶頭。
第三,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動力與活力。他建議,發揮以改革促發展的作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深化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他還指出,要看到經濟全球化雖然遭遇逆流,但是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自立自強不是自己關起門來搞。要進一步拓寬國際化視野、強化國際化思維,緊扣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推動規則、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到中國發展。鼓勵支持有實力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促進國內外產業深度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