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北京和解”,中東媒體怎麼看?

2023年03月15日19:00

#銳參考# 【沙特伊朗“北京和解”,中東媒體怎麼看?】(文/段敏夫)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於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對話。10日,兩國達成協議,中沙伊三方簽署併發表聯合聲明,宣佈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係,強調三方將共同努力,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促進國際地區和平與安全。 過去幾天,“沙伊和解”“中國斡旋”等關鍵詞在中東各大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持續刷屏,甚至有媒體用“原子彈一般”來形容這一爆炸性新聞的突然性和重要性。面對沙伊和解的突然性,地區媒體紛紛表示“意料之外”;但在談及和解是在中國的協調和斡旋下取得成功時,中東媒體則普遍認為這是“情理之中”。 “中國有基礎、有優勢” 阿拉比亞電視台援引沙特媒體人阿卜杜·拉赫曼·拉希德的話說,從協議達成的“突然性”來看,讓人有些驚訝和懷疑,但考慮到斡旋協調人是中國,這讓一切與從前不同。 文章認為中國和沙特、伊朗兩國的緊密友好關係讓它在扮演協調人這一角色中佔據較大優勢。中國同沙特和伊朗均擁有龐大的貿易體量,在能源領域也保有緊密聯繫,毋庸置疑,沙特和伊朗很難找到第二個像中國這樣可以共同信任的朋友。 多家地區媒體犀利地指出,中國作為一個解決衝突的協調者,不偏袒矛盾中的任何一方,促成了這項連美國都未斡旋成的協議。半島電視台更是直言這是中國取得的一項重要外交成就,此次和談證明中國有能力在一個長期困擾美國的問題上取得進展,而中國能與矛盾雙方分別保持良好關係,是美國不具備的優勢。 “中國希望在兩國之間扮演橋樑的角色,因為中國人不喜歡朋友之間關繫緊張”,黎巴嫩媒體人拉吉達·德爾甘在觀點文章中這樣寫道。 一些媒體還梳理了中國近年來在中東問題中以事實為依據,伸張公平正義,推動互利合作的“成績單”。“從去年舉行的中阿、中沙、中海三環峰會,到今年伊朗總統萊希赴華訪問;從中國敦促美國尊重敘利亞主權、人權,到中方持續積極協調推進巴以和平進程,這些實實在在的努力為中國能夠在中東事務中勸和促談打下了基礎。”埃及祖國回聲網如是寫道。 還有媒體認為,此次和解凸顯了兩國對一個積極維護人民利益的大國的信任,同時也是中國以“一帶一路”等發展倡議破解“中東之問”的又一次成功實踐。否決網刊文指出,沙特和伊朗同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這為拉近兩國距離,消除觀點分歧創造了良好條件。 “勸和促談彰顯中國智慧” 新局面帶來新理念,中東媒體紛紛抓住中國“勸談促和”破解中東難題的外交理念展開闡述。蒙塔卡洛國際新聞網引用分析人士阿布·迪亞卜的話說,世界正在經曆以俄烏衝突為核心的動盪、對抗時期,這一發展(沙伊對話和解)逆勢而上,證明了和談與對話可以在解決長期而又複雜的爭端中取得成功。 多家媒體敏銳地發現,三方發佈的聯合聲明也體現了中國外交的印記——聲明強調尊重各國主權,不幹涉別國內政。對此,地區媒體紛紛表示,這與美國在解決地區問題時採用的包含安全承諾、軍事存在、民主人權等條件的解決方案有所不同。而沙特接受中國調解,也反映了其不受美國干涉的獨立性和尋求合作夥伴多樣化的努力。 埃及《金字塔報》認為,這項協議的達成預示著基於和平與理解的中國方案的誕生,中國致力於求同存異,維護超越國界的共同利益。與美國使用的挑起問題與戰爭從而從中謀利的手段相比,顯然中國方案更加公平,更適用於處理國際和地區問題。 半島電視台也認為,此次中國外交的成功實踐證明了中方前期為解決熱點爭端、破解安全難題提出的幾項外交倡議是可靠、可信的,同時也展現了中國有意願、有能力積極維護中東穩定。 中國的政策是務實的,中方善於在分歧中求同存異,土耳其安納多盧通訊社這樣評價中國。同時指出,沙特和伊朗在中方協調下達成和解,為在安全、經濟等領域建立更為廣泛的夥伴關係開闢了道路,也為解決也門、敘利亞等地區問題提供了借鑒。 更有分析人士感歎,基於脅迫和威脅的政策顯然不及尋求互惠互利的方案有效。在美伊關係持續緊張升級的背景下,中國的積極斡旋是大國可以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重要例證,當一個大國不捲入地區爭端,而是採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是多麼有效! “過度解讀大可不必” 中國是中東國家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始終如一地呼籲通過和平對話與外交途徑解決熱點問題,且從未參與任何一起地區爭端,這一觀點已成為大多數中東媒體的共識,黎巴嫩邁亞丁電視台則善意地提示,雖然中國在中東地區不尋求與美國競爭,但沙特與伊朗之間的成功和解或將中國推向中東政治的聚光燈下。 為中國“操心”的不止這一家媒體。發掘網刊文指出,這些天,可能會看到美國有關方面對中國促成和解的“過度反應”,但當中國的外交努力取得積極成果時,美國應該表示歡迎。 該網站同時指出,中國促使沙伊兩國達成和解不應被視為對美國在該地區利益的挑戰或威脅。美國和中國都將受益於一個更加穩定的中東,因此,美國相關決策者應避免採取進一步破壞地區穩定的措施。 美國的海灣政策總是認為,一旦出現所謂“真空”就會有人去填補,而中國在勸談促和中取得的進展並不意味著它正試圖取代美國在中東的角色。相反,中國正在努力創造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黎巴嫩邁亞丁電視台一語道破實情。 諸多媒體將促成沙特與伊朗的和解描述為中國外交的勝利,我們想說,這種勝利並不以犧牲第三方利益為代價,這種勝利對地區各國和國際社會來說都是好消息。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所言,中方將繼續為實現中東和平安寧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建議,發揮中國負責任大國作用,也希望更多國家同中方一道推動落實全球安全倡議,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者係本報駐開羅記者)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