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嚴厲打擊製假售假違法犯罪,開展線上線下主題宣傳活動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天,新京報記者從湖北省公安廳獲悉,2022年以來,湖北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系列專項行動,持續嚴厲打擊製售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活動,聯合各職能部門及時排查相關風險隱患,並開展上百場線上線下主題宣傳活動,提高群眾防範意識,努力守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全鏈條嚴打製假售假違法犯罪
2022年12月中旬,湖北天門警方偵破了一起特大電子煙製假案:藏身於居民樓的一處小作坊一年多來生產假冒電子煙近180萬支,涉案金額近3億元。天門警方從一條舉報線索入手,順藤摸瓜,斬斷了這條涉及接單、製假、寄送、售假的犯罪鏈條,24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
打擊行動中,全省公安機關會同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知識產權、菸草等職能部門,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場所,主動排查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同時加大對互聯網電商、社交平台的監控力度和巡查頻率,及時蒐集侵權假冒案件線索,並通過廣泛發動群眾舉報,不斷拓寬線索來源渠道。
在此基礎上,全省公安機關緊盯製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兒童用品、建築材料、機械設備等危害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破壞創新創作活力的違法犯罪,依託“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機制,會同有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專案攻堅。
湖北武漢公安機關根據舉報線索,破獲某商貿公司生產銷售假藥案,現場查扣假藥劣藥14萬餘盒;湖北宜昌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行動,全鏈條摧毀一個製售偽劣食品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36名,搗毀製假生產線6條;湖北十堰警方搗毀一個大型生產、儲存假冒品牌汽車配件窩點,繳獲價值1.2億元的侵權產品。
據統計,湖北公安2022年共立案偵辦製售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073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809人,打掉犯罪團夥300個,搗毀窩點839處,努力以實際行動讓群眾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藥品、享受安康生活。

及時排查整治風險隱患
一起涉及全國30餘個省份的製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被成功偵破後,湖北省公安廳迅速聯合市場監管執法部門,開展針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的清查行動,及時排查整治風險隱患。
這樣的工作模式已是常態。湖北公安機關積極與各職能部門建立完善聯席會商、聯合辦案、聯動執法、信息共享等部門協作工作機制,通過及時發現屬地管理、行業治理等方面薄弱環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各級公安機關針對製售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警情、案情進行綜合分析,進一步加大對網紅商品、重點企業和消費市場的抽樣檢測力度,加大對城市周邊、城鄉接合部等地區的行政監管力度,讓“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無所遁形;嚴厲查處互聯網平台虛假廣告,徹底斬斷非法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網絡鏈條。
2022年,湖北省公安機關與各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執法200餘次,精準督導檢查重點企業、重點場所5000餘家,從源頭上及時排查整治製假售假風險隱患。

不斷提升群眾識假防假能力
“大嬸兒,購買商品時一定要認準這個防偽標誌,避免買到假貨。”近日,湖北石首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以“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護航群眾健康生活”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現場設立諮詢台、發放宣傳單,並公佈舉報電話,在提升群眾防範意識的同時,號召老百姓積極參與打假。
讓群眾遠離假冒偽劣商品,既要靠打,也要靠防。湖北省公安機關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廣泛與精準相結合的方式,依託3·15消費者權益日、4·26知識產權宣傳日、5·15經偵宣傳日以及各地開展的侵權假冒商品集中銷毀活動,推動貼近群眾、喜聞樂見式的防假宣傳進社區、進市場、進超市、進公園、進家庭。
在開展“大水漫灌式”宣傳的同時,湖北各級公安機關更加註重“精準滴灌”,通過分析發案規律,研究受害群體特徵,有針對性地定製宣傳方案,採取“以案說法”等生動形式,“點對點”發佈風險提示和預警信息,普及相關法律知識,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識假防假能力。
2022年,湖北省各級公安機關開展線上線下主題宣傳活動320餘次,印發宣傳冊80萬餘冊,製作各類宣傳品60萬餘件,不斷掀起防範假冒偽劣商品宣傳熱潮,全力推動形成人人抵製假冒偽劣、人人參與打假的良好態勢。
新京報記者 叢之翔
編輯 彭衝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