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去年截獲“異寵”等外來物種991種,均已進行安全處置

2023年03月20日14:34

新京報訊(記者薑慧梓)記者從3月20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2年,海關截獲“異寵”等外來物種991種2012次。截獲的“異寵”均已依法依規接受嚴格的安全處置。

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趙增連介紹,“異寵”主要是指有別於貓、狗等傳統伴侶動物的一些特殊動物,比如蛇、蜥蜴、角蛙等,這些“異寵”長相奇特、色彩斑斕、與眾不同。一些“異寵”一旦進入自然界會對國家生物安全造成威脅。

2022年,海關截獲“異寵”等外來物種991種2012次,包括4釐米長的大螞蟻、10釐米長的大甲蟲、30多釐米長的大蜈蚣。截獲的“異寵”均已依法依規接受嚴格的安全處置。趙增連同時呼籲,希望“異寵”愛好者不要去購買非法引入的小動物,不要讓個人的喜愛變成對大自然的傷害。

對“異寵”帶來的威脅,趙增連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到“異寵”,這反映出“異寵”已經不是簡單的生活寵物,另有隱憂。這些“異寵”多是外來物種,一旦發生逃逸或被遺棄到自然界,在沒有天敵的情形下會迅速繁殖擴散,威脅到本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會對本土物種形成巨大威脅,甚至會導致本土生物種群急劇下降,威脅農林牧漁生產安全。此外,一些“異寵”還具有攻擊性,如火蠑螈、野蠻收穫蟻,有的“異寵”有劇毒,比如巨人蜈蚣、箭毒蛙,還有的“異寵”攜帶多種病菌,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對此,海關總署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攔截,守護國家生物安全。利用X光機、CT機等技術手段來防範“異寵”隨郵件入境。連續開展“國門綠盾”專項行動、跨境電商寄遞“異寵”綜合治理等,打掉非法引進“異寵”等外來物種的犯罪團夥。對內加強部門合作,形成執法合力;對外加強源頭管控,壓實境外主管部門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此外,營造社會共治氛圍,沒有人購買,就不會有人售賣。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